我们刚刚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长发于2023年3月3日去世,享年99岁。▲王长发在家中看报 摄于2019年 大哥的离去,是全家人永远的痛…… 王长发生于1923年,家里很穷,靠摆小百货摊、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 日军侵占南京的第二天,王长发和大哥王长富、二姐王秀云偷偷跑出难民避难所,想回家看一看。刚走到太平南路,就看见成群的日本兵在街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3-09 14:38:15
南京沦陷初期,由于恶劣艰苦的生存条件,难民收容所内陆续出现了传染病病例。传染病防控面临对传染病危害认识不够,卫生防疫资源短缺,以及应对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留在南京的欧美人士,特别是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在收容所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多方筹措卫生防疫物资,加强对收容所卫生检查与管理,给难民注射疫苗,收容所内终未形成大疫。这主要得益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2-17 08:59:14
“我爷爷奶奶的这十年”系列(10)| 我奶奶程文英的励志人生
冬日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缝隙撒在我的身上。我斜靠在校园的长椅上,翻看手机里的老照片。一张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映入眼帘,脑海中模糊地记忆渐渐清晰。奶奶和我说过的那段鲜血和眼泪铸就的历史,扑面而来。▲程文英18岁时被保送到苏北师范专科学校(翻拍照片) 奶奶自幼失去了她的父亲 我的奶奶程文英1936年1月出生,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她曾是父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2-14 10:29:58
关键词:许传音 红卍字会 安全区 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 军事法庭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2-14 10:09:05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于2月7日举行换届改选,产生了新一届会长、副会长、理事以及顾问,其中新加入的会员达50%,为研究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1983-1985年筹建之际,即成立了南京大屠杀史编辑研究办公室,之后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于1995年8月14日成立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2-13 09:44:21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惠霞于2023年2月9日凌晨去世,享年94岁。 爸爸、叔叔,你们不要走…… 1937年,8岁的张惠霞和奶奶、父母、叔叔、大弟、二弟和妹妹住在长乐路三坊巷47号。南京沦陷后,一家人逃到难民营避难。难民营只收女不收男,为防不测,奶奶让女扮男装的张惠霞留在父亲和叔叔身边,在难民区外的地上坐着。 张惠霞回忆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2-09 14:31:11
他童年家贫如洗,父亲在南京大屠杀中失踪,十多岁就下定决心在南京栖霞寺出家;他一生爱国,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弘扬中华文化、热心社会公益、兴办各类学校……2月5日下午,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安详走完他96年的人生。 他的一生,与南京有很深的渊源。他是南京大屠杀见证者。他生前专门请画家创作油画《屠·生·佛——南京大屠杀》,并捐赠给纪念馆永久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2-07 09:43:05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于2023年1月30日去世,享年94岁。她的爷爷和父亲惨遭日军杀害,原本幸福的一家从此天人相隔,她生前希望更多人勿忘历史,最大的心愿是祖国强大。 爷爷和父亲在同一天被日军杀害 回忆起当年的经历,周湘萍老人话音颤抖,眼眶湿润。1937年,她只有8岁,她的父亲39岁。1937年12月13日,父亲一早准备去巷口的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1-31 14:15:03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美兰于2023年1月13日晚在家中离世,享年96岁。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47位。 既有威信又顾家的父亲死于江边集体射杀 1937年,李美兰家住在清凉山,家中有父母、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别人介绍来的童养媳,父亲是个种菜的菜农。在李美兰的记忆中,父亲李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1-21 17:47:23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郭林大于2023年1月6日离世,终年93岁。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48位。 在刺刀下逃生,心中创伤伴随一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城。对于郭林大来说,战争不是历史长河里宏大的叙事,而是身边更为具体的场景。日本兵把郭林大的大爷(爷爷的哥哥)家中的牛杀死了,还把他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1-07 09:12:50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禄于2023年1月2日凌晨离世,终年89岁。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49位。△马庭禄生前在家中收听广播△马庭禄生前用放大镜查看自己在纪念馆参加纪念活动的照片 3岁时,他的父亲等亲人被日军抓走再没回来 马庭禄生于1934年3月,祖籍南京。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时,他家住在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3-01-07 09:00:27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于2022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94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0位。 南京沦陷后,年仅9岁的常志强眼睁睁看着父母和4个弟弟丧生在日军屠刀下,母亲临死前挣扎着给小弟弟喂最后一口奶,他自己则由一个大家庭的宠儿沦为孤儿。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贯穿他的一生,他顽强地生存下来,晚年仍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2-30 09:39:42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于2022年12月28日凌晨去世,享年88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1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生于1934年4月22日。1937年南京沦陷后,袁桂龙的爸爸、伯父被日军杀害,家里的瓦屋、草屋被烧了十几间。袁桂龙回忆道:我爸爸袁德福被日军压到我家北面的王庄村,他们用绳子把我爸爸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2-30 09:37:16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仕翔于2022年12月27日去世,享年92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2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仕翔生于1930年10月28日。南京沦陷后,全家逃往难民区避难。张仕翔回忆道:难民区的难民实在太多了,摩肩接踵,几乎无法落脚,晚上只能睡在冰冷的地板上。那时候是冬天,天寒地冻,在地板上睡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2-28 10:51:04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于2022年12月24日去世,享年91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3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生于1931年9月12日,家住南珍珠巷676号,家中靠做小生意谋生。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军冲进王津的家中,开始抓人。当时,王津的父亲与门口的邻居刘志清一起被日军抓走,一个多月后,同去的刘志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2-25 09:54:33
11月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2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包括侵华日军《阵中日志》、荣第1644部队相关照片等在内的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截止目前,纪念馆2022年新征集文物史料453件(套)。 今年,纪念馆继续委托日本友人大东仁先生在日本代征集到51件(套)珍贵的文物史料。其中包括日军士兵新井淳的《阵中日志》、侵华日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2-01 10:09:42
85年前的今天,留在南京的国际友人和中国人士建立了南京安全区。南京大屠杀期间,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这里,躲避日军的残暴杀戮。面对邪恶肆虐,这些勇士展现出人性光辉,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1-22 09:22:21
“我爷爷奶奶的这十年”系列(7) | 如野菜般顽强不屈的奶奶
我的奶奶经历过百年风雨,体验了人生路上的苦乐年华。1937年,奶奶的三哥被日本人抓走了,家里有个远房的叔伯嫂子闻讯赶去想救他。这时,三哥已被拖上了汽车,他见到奶奶的叔伯嫂子直哭,就这样,三哥被拖走了,尸体也没能找到。后来,奶奶和她的母亲躲在难民营幸存下来。奶奶常常将这些回忆讲给我们一家人听,每每谈论起,我们都十分心痛,心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1-21 15:49:54
“我爷爷奶奶的这十年”系列(6) | 爷爷心里有个“世外桃源”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这对在85年前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人们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我的爷爷常志强就是其中一位。1937年12月13日,对爷爷来说是一生中不能忘却且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一天,我爷爷目睹了自己的亲人惨死于侵华日军的屠刀之下,当时年少的爷爷被吓得晕了过去,因而捡回了一条命。年仅9岁的他从此沦为了孤儿,为了生存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2-11-21 15:37:25
“我爷爷奶奶的这十年”系列(5)| 我的作文让爷爷想起他的爷爷……
看到孙子一篇作文,爷爷想起了他的爷爷记得在我读小学时,作文《我的爷爷》在学校获得优秀作文奖。我回家高高兴兴地把这篇获奖作文读给爷爷听。令我没想到的是,我读着读着,一旁的爷爷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我本以为这大概是爷爷为我取得的成绩喜极而泣,却未曾想这是让爷爷想起了他的爷爷。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爷爷讲述这段历史。我的爷爷阮定东生于19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作者:阮杰
2022-11-08 11:15: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