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不会忘却——1931年9月18日。 唐棠、亓才、刘华编写的《抗联战东北(1931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全过程。 丰富的中日双方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详细介绍]
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不会忘却——1931年9月18日。 唐棠、亓才、刘华编写的《抗联战东北(1931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全过程。 丰富的中日双方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详细介绍]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 东北军大部不战而撤,军政要员或降或散,听任东北大好河山纷纷沦陷于日本人之手, 坐看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 王雷、徐华编写的《铁血义勇军(1931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各界的爱国人士组织抗日义勇军,抗...[详细介绍]
沈铁、黑马编*的这本《孤军捍淞沪(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记讲述了1932年1月28日开始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全过程。此役,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约3万余人,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以孤军之力,血拼日本侵略军。 书中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详细介绍]
方刚营、马春华编写的《长城亮军刀(1933长城 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3年上半年中国军队在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重要长城关隘对日作战的全过程。 书中丰富的珍贵 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详细介绍]
日本一直垂涎于绥远,早在第一次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内阁通过的《对满政策》中就有针对此地的文字,其狼子野心,已昭然于世。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满蒙、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不甘处岛国之境的日本,为自己称霸天下的迷梦规划出六步棋路。 荆楠、徐华编写的《绥远大捷报(1936绥远抗战 影像全纪录)》全方位、...[详细介绍]
土肥原贤二、梅津美治郎等日本人轮番登场,想要洞开中国华北门户。 何应钦等中国官员不愿损伤中国利益,但是却频频落入日本人设好的圈套,让他们有强词夺理的机会。 殷汝耕等少数汉奸卖国势力制造一系列事件,试图帮助日本不战而谋得中国华北。 宋哲元作为华北的军事实权人物,在各方斗法 的过程中,处境尴尬…… 俞...[详细介绍]
常琦编写的《淞沪八一三(1937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淞沪大会战的全过程。淞沪会战是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交战双方投入近百万兵力,激战于上海地区。 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详细介绍]
马艳、李继红编写的《抗日大空战(1937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4年抗战中年轻的中国空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抗战的全过程。 中国空军是中国军队中唯一一支没有战俘的部队。[详细介绍]
李灿东、王绍军编写的《敌后八路军(1937八路 军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14年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伤亡、用鲜血写下光辉战绩、持久艰苦抗日的全过程。[详细介绍]
1937年七·七事变58天之后,日本侵略军发起了为期两个月的太原会战。会战自天镇战役开始 经历了平型关 战斗、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等。 蒋介石前后三次前往山西,板垣征四郎也不落后于人,携带一干人等友好访问而来。 阎锡山在两方的重视之下,志得意满,感觉自己打了一手漂亮的太极。 第424团团长吕超然...[详细介绍]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详细介绍]
黄朝军、沈杨、田崇杰编写的这本《东进新四军(1937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新四军在1937年12月到1945年8月期间,既要面对日本侵略者又要面对同室操戈之国民党军队的艰苦抗日过程。丰富的中日双方当时战地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详细介绍]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详细介绍]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这是一场中...[详细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详细介绍]
南昌会战,是指继武汉会战后,1939年3月17日 到5月9日,中国军队在江西南昌抵御日本侵略军的有限攻势的会战。 这次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的首次大战。1939年3月17日日军开始进攻吴城,日军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中将指挥3个师团在短期内击败了罗卓英指挥的第九战区右翼30几个师,日军3月27日占领南昌,4月21日中国军队...[详细介绍]
随枣会战是发生在1939年5月,中国国民革命军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的作战。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1939年5月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解除国民革命军对平汉线(现京汉铁路)交通的威胁,以第三、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二、第...[详细介绍]
长沙会战,又称为长沙保卫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详细介绍]
桂南会战是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等地区展开的作战。日军侵占南宁和昆仑关之后,国民党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1939年11月日军将第5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第5...[详细介绍]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 1万余人。在枣宜会战中,中国军队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张慧所编写的《横刀枣宜线(1940枣宜会战影像全 纪录)...[详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