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新烈士原名孙发文,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古河镇叶庄一个佃户家庭。1911年至1925年读私塾,1926年至1937年任塾师,1939年初在古河加入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第三工作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全西工委委员,中共全椒县委民运部长、组织部长,中共和(县)含(山)全(椒)工委书记等职。1946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2月4日被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
来源:张维祥 三野子弟
2021-02-05 09:35:27
抗日英烈童长荣(1907—1934) ,化名张树华,字灿华。安徽湖东(今枞阳县)人。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童长荣烈士简介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幼年丧父。6岁读私塾,1917年入小学。1921年,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第一高等学校。1926年春,成
来源:国学大师
2020-07-14 15:55:01
吴继光(1903―1937),安徽盱眙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分配到北伐军中见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主动请缨杀敌。不久,奉命率部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0月下旬,奉命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从11月5日起,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四昼夜,损失甚重。11月9
来源:国学大师
2020-06-22 16:55:59
抗战英烈蔡炳炎(1902―1937),字絜宜,别号孑遗,汉族,安徽合肥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蔡炳炎烈士简介蔡炳炎烈士是安徽合肥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
来源:国学大师
2020-06-19 10:02:47
黄东园烈士,1918年12月27日出生于安徽省泗县五区(今江苏盱眙县鲍集乡)一户中农兼工商业者家庭。少年时父亲去世,由大哥黄东篱抚养成人。黄东园8岁入小学,1936秋考入泗县中学读书。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黄东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下半年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进入皖东北后,不久在皖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泗县县长盛子瑾支持下创办皖东北军政干
来源:楚天红藏网
2020-06-11 16:08:09
吴继光(1903—1937),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原名吴绍麟,字铁夫,安徽省盱眙县三界镇(现属嘉山县)人。其父常以历史上爱国故事教子,绍麟幼小的心灵深受戚继光抗击倭寇英雄事迹的感动,决心以之为榜样,遂改名继光,立志报国。除读书外,武术、骑马、打拳皆颇为擅长。1924年8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4-04 10:01:02
童长荣(资料图)童长荣(1907—1934),东北东满抗日游击队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字灿华,曾用名张长荣、张树华等。1907 年11 月出生在安徽省湖东县(今枞阳县)一个贫寒的书香之家。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6 岁进私塾。1921 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参加学运斗争,被推举为学生联合会的领导成员。为安徽青运先驱者之一。不久
来源:人民网
2020-01-02 10:59:45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王洪村的抗日山烈士陵园,田守尧烈士就安葬在这里。田守尧,原名田作龙,1915年生于安徽六安县新安集(今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田家墩一个佃农家庭。1930年4月,加入六安八区四乡少年先锋队,次年参加六安河西农民暴动。1932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交通队政治指导员。1934年11月参加长征,进入陕
来源:人民网
2019-12-20 11:02:13
吕惠生(1903-1945) 又名惟偊,安徽无为人。1922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26年毕业后回故乡从事教育工作。同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无为县党部秘书、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等职。1939年参加革命,曾担任《无为日报》社社长兼主编。皖南事变后加入苏北游击纵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根据地仪征县县长、无为县县长及皖中行署主任、皖中人民
来源:人民网 俞华泰
2019-12-18 14:57:32
在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收藏着11000余名烈士的姓名,汪德祥就是其中一位。汪德祥,1916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早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成立,红军在皖西六安、霍山一带开展土地革命,汪德祥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当年加入了青年
来源:新华网
2019-12-09 08:58:22
人物档案:刘一鸿,安徽当涂人。 1926年考入安徽邮政总局任检信生,1934年调任当涂县采石邮政局局长。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自卫队抗击日军。 1939年年初,所部接受新四军改编,为苏皖边区抗日自卫大队,任大队长。后又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任营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四十六团参谋长、副团长。 194
来源:安徽日报
2019-11-29 14:48:58
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这个以烈士许家朋命名的皖南乡村,不仅风光秀美,而且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被评为安徽省第三批红色旅游乡镇。许家朋,1931年生,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甘岭战役后,黄继光的英雄壮举令志愿军将士深受感动和激励
来源:人民网
2019-11-24 16:14:41
在安徽省巢湖市栏杆集镇,有一座河湾环绕的名为陈泗湾村的小村庄,这就是革命先烈陈原道的家乡,他的故居就位于这座小村庄的中心位置。陈原道,1902年出生在安徽巢县青岗乡(今巢湖市栏杆集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入私塾读书。1916年入龙华小学。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他在作文中写道:身可杀,而爱国热血不可消;头可断,而救国苦衷不
来源:人民网
2019-11-01 10:17:17
王光宇(1911-1938),原名王兴。满族,吉林德惠人。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副军长。1938年5月,率第四军主力西征,转成于苇河县境内,同年秋进入珠河一面坡地活动。同年12月,部队陷入日伪军包围受到严重挫折,不久他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同伪军激战时英勇牺牲。人物生平王光宇早年就读于县立中学,后转入哈尔滨省立第一中学,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1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5-04 09:54:47
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在近10万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前,桂林守军总兵力不到2万人。部分桂军士兵拿的还是土枪和大刀。桂林守军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御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实行焦土抗战。广西地方民团组成了敢死队,很多人身上绑起手榴弹或炸药,用身体炸毁日军的坦克和登陆艇。当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守军1 9万余
来源:桂林生活网
2019-04-18 14:13:31
童长荣(1907一1934)字斓华,又名张长荣。1907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枞阳镇安徽湖东(今枞阳县)。中共东满特委书记。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人物生平幼年丧父。6岁读私塾,1917年入小学。1921年,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
来源:半月文章网
2019-04-11 10:44:33
阚维雍(1900年-1944年),原名庆福,号伯涵,祖籍安徽合肥,生于广西柳州。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集团军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11月9日在桂柳会战中殉国。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先后毕业于广州医科学校、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和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1924年任绥靖督办机要参谋,历任国民党陆军教官、营长、团
来源:半月文章网
2019-04-10 10:58:10
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生平经历蔡炳炎(1902―1937),汉族,安徽合肥人。1924年6月,考入
来源:半月文章网
2019-04-10 10:26:30
吴继光(1903―1937),安徽盱眙县(今属江苏)三界镇(今属安徽明光市)人。国民革命军第一七四旅旅长。人物生平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分配到北伐军中见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主动请缨杀敌。不久,奉命率部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0月下旬,奉命率部在青浦阻
来源:半月文章网
2019-04-08 14:16:12
陈原道,又名元道,1902年生,安徽巢县人。1921年夏,考入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团芜湖地委主要负责人。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成立芜湖各界‘五卅’惨案后援会,进行游行示威等活动。同年9月,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陈原道被党组织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
来源:民族魂
2019-03-29 14:12: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