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学简史抗战时期,各地联合内迁的中学,由教育部指令他们进驻后方各省的深山古寺中,组成国立中学。从1938年到1943年,这样的
2017年05月19日 02点05分
No.1
徐承伦和他的书自称80后的徐承伦穿着一件棕色夹克,他健步如飞地从琥珀山庄走出来,步伐依然矫健利索。他是原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为
2017年05月19日 09点05分
No.2
摘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救济战区中等学校师生而创设了30余所国立中学,其中在重庆就有10余所。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
2017年05月18日 02点05分
No.3
抗战期间,贵州齐聚全国文化教育资源,兴盛一时。文化、教育机构的内迁不仅为中国保留了文脉,也为贵州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05月18日 02点05分
No.4
抗战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受到日本侵略者严重破坏,广大中学师生流离失所,为维持各地中等教育,延续文化根基,34所国立中学先后创办。记
2017年05月18日 11点05分
No.5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大学纷纷迁往内地,在后方办学。例如中央大学迁到重庆沙坪坝,北大、清华、南开迁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大,北洋、东北、
2017年05月18日 11点05分
No.6
文、图 李瀚平国立中学,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国立中学却是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中国教育史上一段高亢、悲壮
2017年05月06日 11点05分
No.7
卢沟桥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教育并没有停下步伐。国立中学,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陌生
2017年05月06日 11点05分
No.8
国立九中国立二十二中证章抗战期间,国土沦陷,流亡者甚众。这其中有数以万、十万计的中小学生。为此,国民政府自1937年12月起,着手筹
2017年05月06日 11点05分
No.9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国民政府在此期间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往中国西南迁移的
2017年05月06日 10点05分
No.10
抗战须兴军 办学亦重要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大片国土沦丧。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凡有条件后撤者,纷纷踏上了流亡的长路。
2017年05月06日 10点05分
No.11
说起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如国立西南联大、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等。相比之下,国立中学就鲜为人知了。但以下
2017年05月06日 10点05分
No.12
2007年5月6日上午,居住在北京市的20多位老人,从全城的四面八方,步履蹒跚地汇聚到东城区南河沿欧美同学会,畅叙60多年前的同窗情谊,
2017年05月06日 10点05分
No.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ICP备案号:湘ICP备14002787号-2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本站建设:湖南炎德文化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