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花,1909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瑞川郡。1930年,安顺花到中国吉林省珲春县给地主家做佃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日会,负责通信联络工作。1931年1月,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女党员。 1932年4月,安顺花参加抗日游击队。1933年秋,她带领7名妇女开始为抗联游击队缝制军装。1934年春,她带领的缝纫组被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2-25 11:01:34
归国寻战我生长于泰国(原暹罗,下同),祖籍潮州。当日寇入侵,我们华侨也与全国同胞一样,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而出钱出力不甘人后。我这个华侨学子,眼见全民抗战,抱着一颗赤子报国丹心,告别亲人,与一批热血的华侨青年结伴,奔回祖国,踏上抗日救亡的道路。我回国后,考入军校17期,编入西安的第七分校特种兵科步兵第1队受训。毕业后,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20-12-02 14:28:40
对卢璋的邻居而言,这位95岁的老人,就是一位离休老干部,一位老归侨,是一个老石油人,还是新中国第一批援疆人士。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老人其实有着显赫的身世和让人敬仰的革命经历。他在抗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之后七年的抗战中,从一个一腔热血的华侨学生,成长为一个革命军人。他就是卢璋,一位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老人。
来源:国学大师
2020-11-11 14:17:27
陈致远用自己的抗战生涯,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爱国历史教育课。名片陈致远,1916年出生。1941年加入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同年入党,参与在缅地下党工作;1942年撤退回国,任职于重庆侨声印刷厂。后随南下服务团来厦并定居,在一中、三中等多所学校任教。厦门日报讯(记者 谭欣妮)当年满怀一腔热血、25岁的陈致远于1941年进入缅甸华侨
来源:东南网
2020-10-13 16:18:30
林谋盛陵墓安卧在新加坡麦里芝蓄水池公园湖畔,墓碑上镌刻着戴着眼镜的林谋盛头像,看上去儒雅俊逸、刚毅沉勇。76年前,被囚于马来亚华都牙也监狱的林谋盛备受日军折磨后离开人世,年仅35岁。从商界青年领袖到抗日民族英雄,林谋盛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广为传颂。为纪念这位英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有以林谋盛命名的地名。日前
来源:中国军网
2020-10-08 16:17:08
在琼籍南侨机工吴惠民的家中,珍藏着一双擦得锃亮的旧式红皮鞋。70多年前,吴惠民就是穿着这双鞋,跟随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从新加坡回国投身抗日救国的服务工作。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对于那一段归国抗战的岁月,96岁的吴惠民仍记忆犹新。我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把我养大。15岁那年,母亲卖地托人把我带到新加坡投靠叔叔。吴惠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11 15:03:55
日本侵略菲律宾的那五年,改变了李康希和吕水涯的一生。在他们看来,作为菲律宾华侨支队(以下简称华支)的成员,那些打游击、做地下工作的日子虽然危险、残酷、艰苦,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他们一生的财富。我至今还时常梦见打日本鬼子的情景。和菲律宾人民携手抗战的日子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厚的感情,李康希说,作为亲历者,我们有责任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11 14:50:23
仅余12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这是目前全球尚在世的全部南侨机工现状。抗战之际,近4000时髦、俊朗的华侨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战场,开车修车。他们之中,近半数人失踪或殒命,没有看到胜利。新华社记者重走滇缅公路,探访最后的机工和家属。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痛别亲友、九死一生的故事。他们是当时最时髦、最开放的华夏青年从来没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11 10:24:03
郑潮炯妻子钟彩合与儿子们的合影。后排左二为郑社义。刘进供图当年在为中国抗战捐款的众多海外乡亲中,成千上万收入微薄的劳工大众几乎是倾尽全力,来为中国阻止日本侵略。在(广东)江门华侨博物馆,相关人员就突出介绍了新加坡华侨小贩——郑潮炯卖子救国的动人故事。6月5日,南方日报记者在新加坡拜访了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谈起当年丈夫卖子救国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11 09:42:40
回想起以前的战友,尤其是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友,我的心就会很痛。今年93岁的杨文泉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参与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以下简称华支)是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华支于1942年5月19日在菲律宾成立。据介绍,这支最初从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挑选出来的52人队伍,为表明要向在中国坚持抗日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学习,又称为四十八支队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9 14:23:50
老百姓们躲进防空洞的时候,我们正忙着锄奸、贴传单。回忆起自己的抗战往事,90岁高龄的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队员林青说,今天回忆抗战,正是要说,国耻勿忘。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林青一次次唤起烙印在自己脑海里的抗战记忆。此次来到福州,林青应邀参加15日此间举行的洪门与抗战研讨会。1941年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9 14:21:15
何莲香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抗日战争时期,旅居秘鲁的华侨华人四处奔走,以各种方式筹集上百万美元资金,汇回祖(籍)国,支援抗日……秘鲁侨胞的抗战义举不仅在当年受到国共两党军政要人赞扬和各界人士声援,即便今天讲起来,也令人感动……今年89岁的秘鲁老华侨何莲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接受新华国际客户端记者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9 10:28:35
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队支队在商议作战方案。(资料图片)香港民众在观看图片展。 (《福建日报》 李向娟 摄)编者按:福建是著名的侨乡,也是许多台胞的主要祖籍地。70年前,在那段举国抗日的烽火岁月里,福建军民与闽籍侨胞、台胞一起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历史篇章,他们用青春、用热血,甚至是生命,捍卫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时光荏苒,当沧桑的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9 10:14:32
最上边一排的十几位前任会长都是参加过二战的美国华裔老兵,美国华裔飞虎队队员伍觉良指着纽约华裔退伍军人会礼堂墙壁上方的照片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纽约有近百名参加过二战的美国华裔老兵,大多数人身体状况都不好,有的行动不能自如,有的中风不能说话了。现年96岁高龄的伍觉良曾在陈纳德领导的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服役。第14航空队的任务是飞越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7 15:49:09
2015年7月24日,记者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个普通小区里,探访了一位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的福建老人——91岁的苏荣禄。二女儿亲吻老父亲,表达对他的敬重。苏老,您好!当我们用客家话向他问候时,这位儿时在永定土楼振福楼长大的老人,用一口标准的客家话招呼我们坐下。他看上去瘦弱疲惫,无法站立,但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他是目前唯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5 08:52:19
谢培养与妻子。谢培养,男,菲律宾归侨,90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安地区畲族歌舞团。谢培养每逢节庆时,菲律宾马尼拉的街上总是热闹非凡,各家各户会把家里能敲响的东西都拿来当乐器,一边敲,一边喊一些祝福的话,祈求生活幸福,那画面好似一出联欢大戏。年幼的我,也像追着看戏一样在大人背后追逐着,享受节日的氛围。成年后,我因缘际会走上了戏剧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8-03 10:47:39
在很多人眼里,象棋是一项不分年龄和性别的智力运动,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就已经算是为国争光了。但在抗战时期,中国的象棋运动员们还担负起支援抗战的重任,谢侠逊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1937年,谢侠逊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许,主动请缨出任南洋巡回大使,遍历中国香港、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通过义赛形式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7-31 15:54:27
李清泉是菲律宾杰出的商业家及有影响力的华侨领袖。他关心南洋华侨社会,热爱祖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侨胞救亡图存,共赴国难,功勋卓著。他出生于福建泉州晋江县石圳村的华侨家庭,其曾祖父早年出洋到菲律宾谋生,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李氏家族成为当地的富商,创建了成美木业公司。李清泉18岁接手家族公司,公司的业务得以扩大,被誉为菲律宾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7-31 15:28:21
百年风云激荡,百年砥砺奋进。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为中华民族带来域外新风,也为世界人民带去中华文明;他们为中华民族振兴付出毕生心血,为民族的独立解放拼搏奋斗;他们为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撑,书写了无数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7-31 15:21:23
刘道南及卢观英夫妇(左一、二)与杨国泰及童春丽夫妇合照。(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杨巧双,其祖父杨妈富是1939年从太平出发远赴云南抗战的战士。挖掘马来西亚被遗忘70多年的南侨机工历史的文史搜研工作者刘道南,当地时间9日披露这秘辛。他说,不谙中文普通话但通晓粤语的英文教
来源:中国侨网
2020-07-31 15:17: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