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风瑞,1919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九区沌河北村(北营房姚栅子村)一个贫农家庭。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肖风瑞参加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支队、豫西支队合编的一大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大队长。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给日寇造成巨大损失的抗日劲旅。1941年4月,日寇调集一万余人向冀鲁豫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2-27 14:11:58
王顺全,曾用名王树声(生),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曲堤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8年4月,王顺全在家乡参加八路军,先后任晋中、晋西军区修械所警卫战士。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王顺全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三团(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供给处粮秣员。1942年,在日军大扫荡的形势下,王顺全所在的三团在茌平、东阿、阳谷、平阴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2-27 10:23:05
李耀亭,1918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完县(今保定)台鱼西柏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0年1月,李耀亭在本村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任队长,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带领青年抗日先锋队集体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三分区骑兵团步兵营三连二排一班先后任副班长、班长。 1942年4月,李耀亭所部跟随骑兵团奇袭完县城内,将敌工事全部捣毁,毙敌20人,俘汉奸、伪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2-27 09:51:02
王书波,河北景县人,1938年加入八路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四川剿匪战争。 敌人追击 我军身处险境 1942年4月29日,王书波任敌后工作站干事,随部队转移到了山东省武城县的一个小村庄,刚站稳阵脚,敌人就追过来了。由于日军武器装备精良,为应对扫荡,部队和日军展开了游击战,白天日军进攻,晚上我们袭扰。当时战斗非常激烈,敌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2-25 15:05:12
刘墨田同志于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12月21日,正值青春年华的刘墨田与同乡青年魏喜亭满怀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之壮志,步行300多里来到北平南宛,毅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29军132师217团3营10连,任机枪手。当兵几个月后,刘墨田所在的132师奉命开往河北省河间县驻防。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他随部队前往卢沟桥地区驰援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1-15 14:44:13
烟火流云亦纷飞,飞枪壕站壮士危,我心勿为黄尘染,魂留太行至此回。电视剧《太行山上》正在央视播放,该片记录了八路军129师依托太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历史故事。湖南省测试院离休干部李万保每晚必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此剧,他正是八路军129师警卫连老战士。《太行山上》的回忆8月13日,绵绵细雨的早晨,笔者如约前往地矿医院拜访抗战老兵李万保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1-15 14:40:24
10月1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住在长春应化所宿舍楼的刘贯一老人家里,和这位抗战老兵同庆佳节。戎马生涯35载、年已87岁的刘老当过步兵、坦克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抚今追昔,刘老感慨万千:是党和部队把我这个没念过几年书的庄稼娃子从战士、班长、排长一步步培养成副师级干部。没有共产党,没有军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共和国第62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1-12 14:48:26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论坛与京津冀老兵关怀计划为这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颁发荣誉证书与纪念奖章。记者跟随志愿者前往董老家中,一同见证了这一的时刻。打鬼子,我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01-12 11:25:22
日寇侵华,他被迫放下了手中的笔,投身革命。而面对日寇的文化侵略,他在村中办起了夜校,教村民学中国文化。被伪军抓去当劳夫时,冒险传送情报,保护被关押的地下党员。这位虽然没有扛过枪却为民族独立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就是藁城籍90岁的张一农教授。老兵档案张一农,家名张荣显,男,汉族,1925年2月23日生,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台营村人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20-12-16 15:24:22
【人物小传】刘鸿臣,沈阳军区政治部原研究室主任,正军职,1924年4月出生,1942年2月入伍,1944年其所在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四十二团三连八班在练兵运动中表现特别突出,被晋察冀军区授予刘鸿臣班荣誉称号,1987年离休。战火硝烟早已离我们远去,作为亲历者,我深切地感到,凝聚起来的中国力量犹如昆仑和泰山一样伟岸,抗战的胜利,是不畏强暴的
来源:人民网
2020-12-08 16:16:09
虽年逾九旬,老人身体仍很健康。七岁站岗放哨 十六岁入伍 亲历百团大战等战役9月3日,是抗战胜利的70周年纪念日。历史不应被遗忘,通过口述,能触摸到过去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在顺德大良的东建路,就住着这位抗战老兵,几十年前他曾浴血奋战,如今得以安享晚年。一栋安静而不起眼的普通民宅内,藏着这位老兵对抗战的所有记忆。老兵名叫
来源:人民网
2020-12-08 15:30:44
王书波,河北景县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四川剿匪战斗。抗战期间,曾参加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斗和百团大战等。现为副军职离休干部。敌人追击,我军身处险恶处境1942年4月29日,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山东德州指挥日军对山东省附近的20多个县进行大扫荡、大
来源:趣历史
2020-11-25 14:59:52
90岁抗战老兵李德富 高射炮校顾问(正师职) 18日上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抗战老兵李德富在病床上唱起了解放军军歌,一曲歌了,依然深深回味。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使用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资料图)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
来源:人民网
2020-11-21 14:44:01
一首《松花江上》唱完,董济民敬了军礼(9月17日摄)。 记者 付丁 摄(图片来源:法制晚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论坛与京津冀老兵关怀计划为这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颁
来源:人民网
2020-11-20 16:58:21
郭力群的子女大多也选择了参军92岁的郭力群躺在床上与我们交谈(湘潭晚报记者 唐岱 图 欧阳天)今年92岁的郭力群,回忆起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仍会热泪盈眶,年月太久,许多牺牲的同志都记不清名字了,只依稀记得模样!在敌占区与日军周旋的日子里,她历任情报员、游击队员、妇联主任,冀东人民的英勇不屈、日军丧心病狂的恶行、战火纷飞中的邂逅……随
来源:湘潭在线 唐岱 欧阳天
2020-11-13 14:30:26
司号员尚科山、警卫员贾连贵和张春贺的合影。张春贺的勋章。记者在九江市军分区第一干休所见到张春贺时,88岁的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刚一落座,老人就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说起他抗战时的经历。张春贺16岁参军打鬼子,从战士开始,一步步成长为排长、政委,一枚枚奖章和纪念章,印证了他烽火岁月里的伤痛与功勋。>>专题:壮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1-13 10:08:31
抗战打得很艰苦,根本不像电视里演得那么儿戏。关云长刮骨疗毒,我们那时是刮肉疗伤。九旬抗日老战士杨开军神色凝重的一番讲述,让社区的孩子们和大人看到了抗战真实残酷的一面。八一建军节将至,昨日,雨花区左家塘社区和三味教育机构组织青少年,来到长沙警备区左家塘干部休养所慰问老战士。杨开军等7位抗战老兵以自己战场的生死亲历,给大家讲述了
来源:国学大师
2020-11-11 10:46:33
资料图:侵华日军踏上卢沟桥任廷汉是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的一位普通村民,但他身上的两处枪伤和泛黄的老照片上的飒爽军姿告诉我们:他的经历一点也不普通。任廷汉是29军的一名老兵。74年前的7月7日,他所在的132师在北京丰台宛平县城附近的卢沟桥与侵华日军展开浴血奋战,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这就是卢沟桥事变。70多年了,
来源:国学大师
2020-11-09 16:37:2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北被日军侵占,眼见敌人在家乡大规模扫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7岁的他毅然加入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8年抗战岁月里,他抓过汉奸、拼过刺刀、流过血汗,更参加百团大战与日军激烈对抗。他,就是今年95岁高龄的褚景华。2015年8月22日,三江都市报记者来到乐山城区海棠路乐山电业局宿舍,见到了离休干部、抗战老兵褚景华。今年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20-11-07 14:36:30
刘振峰(左一)与战友的合影15岁的抗日娃娃兵刘振峰生于1930年4月,老家在永肥县(现为永年区、肥乡区)东大由村(现隶属于曲周县)。刘振峰年幼时,虽家境普通,但望子成龙的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把他送去了私塾。几年下来,在当时教育大环境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年幼的刘振峰成了附近屈指可数的文化人。可好景不长,9岁那年,刘振峰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
来源:新邯郸客户端
2020-11-03 14:39: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