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畔牢愁
2019-12-10 16:00:01  来源:选自《骨鲠集》  点击:  复制链接

  汉朝的扬子云先生是很喜欢读《离骚》的。他曾仿《离骚》作《反离骚》,又仿《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畔牢愁亦即反离骚之意,以现代口语翻译出来,便是“反牢骚”:畔者反也;牢愁、牢骚、离骚,古并以双声叠韵通转。扬先生喜欢创造特别的文题与文句,例如“动由规矩”,到了他的笔下,便写成“蠢迪检柙”。有人说他是以艰深文其浅陋;但我却喜欢这个文题,因为骤看起来很别致,同时我也是反对发牢骚的。

  我以为善发牢骚的人往往是最没出息的人(自然,像屈原那样的发牢骚,是又当别论的)。举例以明之:项羽和刘邦看见秦皇帝出游,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大丈夫不当如是邪”,前者大有英雄气概,他无视于秦皇帝那种赫赫的威势,后者则颇有“遭时不遇”或“吾不犹人”之感,牢骚气氛就很多了。所以我们如果不以成败论人,那么,姓嬴的政权,究竟是被项羽推翻的,没有钜鹿一战,刘邦如何入得关来,项羽一生,真是可歌可泣,要比刘邦有出息得多。又如司马迁受腐刑后,写信给任少卿,满腹牢骚,然而他不单单发牢骚而止,他把他的远大的计划告诉任少卿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所以他终于写成了一部空前的中国历史书太史公书。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以失职家居,也是满腹牢骚,写信给孙会宗,先说他家的全盛时代“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又做了一首歌,讽刺朝政的窳败:“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然而他既不能如贾长沙那样上疏陈政事,痛哭流涕长叹息,也不能像屈大夫那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而只接着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最后还无端把孙会宗骂了一顿。像这样专发牢骚,用愤恨骂詈之语来遮盖其自暴自弃的行为,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有出息的。

  这种发牢骚的人,似乎从来没有绝过迹,而且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我们翻开汉以后的文人的集子来看,除了功成名就的几个庙堂文学家之外,大都充满着“怀才不遇”,或“天道无知”等等抑郁牢骚的气氛。就是现在的新文艺作品中,也还不免遇有这类文章出现。他们先把自己缩在一个小圈子里,以狭窄的胸怀孤独的心情,来观察一切,把一已的不如意事,归咎到朋友的不肯相助。以为人世间只有他一个人是怀着热情的,以为人皆负我,于是便牢骚起来了。既有牢骚,不得不发,于是或者摭拾些流言,凭一己的想像,对他所不满意的朋友来一个人身的攻讦,或者夸说一番自己过去的成绩,而慨叹于人莫我知,或者……方式多得很,一时也说不尽。总之,他们愤恨不平,但不肯去找寻所以使他们愤恨不平的社会原因,换句话说,他们不肯也不敢正视现实,结果只剩得一肚皮牢骚。当他们把一肚皮牢骚发泄出来时,旁人只觉得“小家气”,而那文章的本身也限于发牢骚而已,没有一点战斗的意味。

  鲁迅在“五四”以前,写过一篇杂文,也是反对发牢骚的,题目叫作《恨恨而死》,现在不妨抄几段在下面,以作本文的补充说明:

  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一一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么?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棉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谷子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清早上可居然有点悔么?四斤的担,您能挑么?三里的道,您能跑么?

  他们如果细细的想,慢慢的悔了,这便很有些希望。于是他——万一越发不平,越发愤怒,那便“爱莫能助”他们终于恨恨而死了。

  鲁迅所指出的那些“恨恨而死的人物”,就是满腹牢骚同时也只会发牢骚的人物。世界日日在改变,现在和“五四”以前又不大相同了,斗争(不论理论或行动)已到了最尖锐的阶段,我们如果还分不清敌和友,辨不清是和非,不懂得爱和恨,模模糊糊只管发个人的牢骚,那不必等到“恨恨而死”,早就被时代所遗弃了。

  发牢骚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是斗争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片崭新的文场,几员凶猛的闯将。

  (文献出版社1942年9月版)


作者宋云彬

责任编辑:李谷灿 最后更新:2019-12-10 16:01: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杀人方法种种

下一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谈杂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