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明代援朝抗日:令日寇胆寒的平壤之战
2018-03-28 10:36:03  来源:铁血鄂土  点击:  复制链接

  明万历二十年(朝鲜壬辰年,即1592年)四月十三日清晨,在日本对马岛已休整一个月的日军先锋小西行长率18700人、700艘战船从朝鲜釜山登陆,揭开了明代万历朝鲜战争序幕。

  日本为什么要打朝鲜?

  日本尾张国爱知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丰臣秀吉,经过几十年的国内征战,逐渐统一日本。到1587年平定九州,1590年消灭了盘踞小田原(今横滨西)的北条氏,1591年消灭了奥羽(今本岛北部)的各大名,国内统一已基本完成。他之所以这个时候想打朝鲜,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点:其一,日本岛国资源匮乏,战争结束后,大量武士无法得到分封土地。其二,丰臣秀吉对东亚素有野心,早就想将其全部纳入日本版图。

  万历十九年,丰臣秀吉投书给朝鲜国王李昖,称要去打明朝,要求朝鲜借道。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与明朝一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况且,日本此举明显对朝鲜不安好心。因此,朝鲜国王李昖断然拒绝了丰臣秀吉这个无理要求。

  野心膨胀的丰臣秀吉经过一番准备,终于撕破脸。1592年四月,丰臣秀吉自任统帅,坐镇名护屋(离朝鲜最近的海岸边)。宇喜多秀为前总指挥,下辖9个队(朝军、明军称其为“番队”):第一队,小西行长率军18700人;第二队,加藤清正率军22800人;第三队,统帅为黑田长政率军11000人;第四队,统帅为岛津义弘率军14000人。第五队,福岛正则率军25000人。第六队,小早川隆景率军15700人。第七队,统帅为毛利辉元率军30000人。第八队,宇喜多秀家率军10000万人。第九队,羽柴秀胜率军11500人。此外,由九鬼嘉隆率领水师9200人,战船700艘,从海路进军。合计:日本陆师158700人;水师9200人、战船700艘,发动了侵朝战争。

  小西行长在釜山登陆后,日军各战斗队相继在朝鲜半岛各地登陆。一路攻城略地,势不可挡。朝鲜国王李昖一边向明朝求救,一边带着惊恐万分的朝臣向北逃亡,从王京(今首尔)一直逃到与明朝交界的义州。就在李昖逃离王京的第三天,小西行长兵不血刃进入王京。随后,几支日军赶到朝鲜都城会师,庆祝他们的胜利。日军占领王京后,小西行长向西北黄海道、平安道继续进攻,加藤清正向东北攻入江原道、咸镜道内。不到两个月,朝鲜八道,几乎全部沦陷!

  来看看明朝国内。二月,蒙古鞑靼部哱拜在宁夏叛变明朝,挑起战火。明神宗派李如松、麻贵等火速去宁夏征战,镇压叛乱。东边朝鲜被日本侵略,眼见战火马上烧到明朝境内。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决心倾全国之力援朝抗日。

  从李昖逃到平壤开始,朝鲜不断派人去辽东、北京求援。但北京路途遥远,组织援兵也需时日。在朝鲜使者的不断哭求下,一得到北京坚定援朝的消息,辽东巡抚郝杰立即命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5千人入朝抗日。

  万历二十年六月十五日午后,明朝参将戴朝弁、游击史儒率1029名骑兵最先渡过鸭绿江入朝。紧接着,祖承训率领明军陆续入朝。李昖在义州终于等到明朝援兵,感激涕零,带领朝臣在城外相迎。李氏朝鲜,当时一直视明朝为天朝。在当时许多历史记录中,均称明军为“天兵”。

  率先过江的祖承训,是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左都督祖仁的次子,曾随名将李成梁东征西伐,屡立战功。入朝前,他是辽阳副总兵加左军都督衔,在辽东威名远扬。连日阴雨刚停,祖承训轻敌冒进,率3000余人准备攻打平壤城。

  万历朝鲜战争日军进攻图(平壤之战前)

  防守平壤城的是小西行长所率第一队侵朝日军,约1万多人。这只队伍在日军诸队中战斗力较强,配备有几千只火绳枪(明嘉靖年间从欧洲传入日本),射程可达100米外。日军火绳枪也称鸟铳,铅弹穿透力极强,有时一枚铅弹可以穿透二人。当时的火绳枪有弊端,空气潮湿,火绳极难引燃。而且操作麻烦,射击精度只在近距离范围内。不过,在冷兵器时代,火绳枪还是颇有杀伤力的武器。

  火绳枪

  明军疾进,先头部队攻入平壤,立即遭日军700名火绳枪手伏兵从两厢夹击,日军大部队从后掩杀。率先入城的游击史儒率领千总马世龙、张国忠等将领冲在最前面,瞬间被日军火绳枪命中而亡。祖承训见状大惊,立即下令撤退出城。为时已晚,明军阵亡三四百人(《明史》“祖承训……仅以身免”不准确,此数据为朝鲜记载)。败退出城的祖承训,不敢再轻举妄动,在平壤西北扎营。日军小西行长占据平壤城,不清楚明军情况,未采取大的军事行动。这是史书上所说的明代万历年第一次平壤之战。这次战斗,日军以极少的损失重创明军。以前从未与明军交过手的日军,迅速把捷报传给名护屋的丰臣秀吉,报告他明朝军队不过尔尔。

  七月,加藤清正在咸镜道会宁俘获了两位朝鲜王子与部分朝臣。

  胜利的欢呼声中,丰臣秀吉将他的五人军奉行(打理国政的最高行政机构)派出三人进驻朝鲜王京。奉行石田三成、增田长盛、大谷吉隆三人到王京后,立即将朝鲜八道交给带兵的八大将领分别打理。总帅宇喜多秀家镇守京畿道及王京;小西行长管理平安道;加藤清正管理咸镜道;毛利吉成管理江原道;黑田长政管理黄海道;福岛正则管理管理忠清道;小早川隆景管理全罗道;毛利辉元管理庆尚道。日本人将朝鲜八道瓜分了,准备作为进攻明朝的基地。

  十二月,明朝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征东提督,率43000(对外号称10万)名援军进入朝鲜。

  这次东征的两位统帅,宋应昌是一位文臣,李如松是一名武将。宋应昌是嘉靖四十四年二甲进士,奉神宗之命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从朝鲜回国后,他曾撰写一部《经略复国要编》,详细记载了明军征战朝鲜并帮助李昖复国过程。李如松是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明朝哪里有战火,皇帝总是派他救火。万历年间三大征战,其中两大征战有他的战功。当时李如松刚在宁夏打败哱拜,立即接受援朝抗日任务,从宁夏日夜兼程赶往辽东,于十二月初八到达出征军营。稍加整顿,二十五日援朝军誓师渡江,二十九日到达朝鲜义州,次年正月初六抵平壤城外。

  平壤城位于大同江边,西北倚山,东南临水,墙高城固,易守难攻。平壤古城是朝鲜重镇,东有大同、长庆门,西有普通、七星门,南有芦门、含毬门,北有密台小门直达牡丹峰。

  日军守平壤城为小西行长所率侵朝第一队约18000人,是日军绝对主力。日军占据平壤,在北面牡丹峰上与平壤城墙上布置了许多火炮。另外,城内还有一队朝鲜降兵约4000人左右,他们是朝鲜各地投降士兵,为日军作战的部队。

  攻城明军李如松所率辽宁铁骑,配有虎蹲炮、大将军炮等大炮。虎蹲炮用脚架摆成射击状态,形似虎蹲。虎蹲炮射程在500米以内,发射时轰声如雷。大将军炮威力比虎蹲炮还大,射程可达500米以外。这些炮当时都是野战与攻城利器。近战时,明军有一部分步骑兵配备有三眼铳。三眼铳与鸟铳原理相同,可搭在架子上或用肩扛着射击,有效射程在三十步左右。三眼铳属于比较老化的装备,携带不便,填装火药不便,准确性也差。

  明代虎蹲炮

  定辽大将军炮(展品)

  三眼铳(展品)

  李如松认为兵法“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他排兵布阵:作为总指挥,他坐镇普通江对岸;前锋李如柏,攻普通门;中军杨元,攻七星门;蓟镇游击吴惟忠,攻牡丹峰及城东北角;朝鲜兵汇集起来还有3000人,由兵使李镒率领攻芦门;副总兵祖承训戴罪立功,主攻含毬门;留下东边大同、长庆二门,逼日军渡江而逃。同时,于大同、长庆二门城门角楼沿江处,多设军兵炮矢,待日军出城渡江时予以打击。

  万历朝鲜平壤之战示意图

  初七拂晓,李如松率军抵平壤城下。明军在城外竖一白旗,旗上写着:“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见明军来围城,日军分出1000余人占据城北牡丹峰,建青白旗,呐喊放炮。又分兵5000余人上城墙,身前拥盾,手中扬剑,把守七星门-普通门-芦门-含毬门城墙。城前植鹿角栅,城上置炮垒石。日军在城上张开五色旗帜,举起火绳枪与大刀,向城外挥舞,耀武扬威。

  为试探日军虚实,李如松故意放出一支兵在牡丹台下佯攻。日军见明军来攻,蹲在高处向下放鸟铳。明军见枪弹密集,向后退却。镇守牡丹峰的日军将领松浦镇信见状,指挥日军出城追击。明军假装溃败,遗下数十盾牌而去。日军抢夺盾牌,作为胜利品。不料一声炮响,明军突然杀一个回马枪。日军吓得丢下盾牌,赶紧收兵回寨。当夜,数百名日军潜出城来,准备偷袭明军大营。谁知明军早有准备,熄灭旗灯等候。日军刚一入营,埋伏的明军从营寨拒马木下齐放火箭,营内瞬时如昼。日军先头部队被斩杀30余人,大部队惊慌退入城中。夜深时,明军向城内射入毒火箭药物,使日军受毒呕吐、眩晕、病卧难起,然后用明火箭射入烧之,使日军遭受毒攻,夜不能寐,战斗力大为降低(参见《中国军事通史》第十五卷第783页)。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初八清晨,李如松焚香卜日,传令三军攻城。

  游击将军吴惟忠、副总兵查大受攻牡丹台;中军杨元、右协督张世爵攻七星门;左协督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普通门;朝鲜兵使李镒、防御使金应瑞等攻芦门;副总兵祖承训、游击骆尚志攻含毬门。诸军鳞次渐进,只见骏马飞腾,扬起的飞尘如白雾弥漫。阳光下,明军头盔银光灿烂,眩耀万状,光彩夺目。李如松率亲兵百余骑,跃马城下。只见他扬刀呐喊,中军一声炮响,各营炮阵继而齐发。大炮轰鸣,响如万雷。城楼摇晃,山岳震撼。火箭向城内乱射,烟焰弥漫数十里,咫尺之间,不见人影。呐喊声、炮声不绝于耳。西风卷起,烟冲城里。在炮火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后,明军将士口含解毒药片攻势如潮,一波接一波。日军伏于城墙后,铅丸、滚水、乱石齐下,给明军造成较大伤亡。攻城者见火绳枪厉害,稍怯而退。李如松站在阵前,刀斩一退却者,并巡示阵前高呼:“先登城者,赏银5000两。退却者,军法处置!”

  进攻牡丹台的吴惟忠,他的部队是抗倭名将戚继光训练出来的戚家军。士兵们训练有素,见倭兵便眼红。尽管牡丹台易守难攻,但日军挡不住戚家军的拼命厮杀,纷纷后撤。冲锋在前的吴惟忠,胸前被日军弹丸射中,血流如注。他捂住伤口,坚决不退,靠在阵前石头上指挥将士作战。他的士兵见主将如此,更是舍死忘死,奋勇向前。一场血战,日军不敌,放弃牡丹台,仓惶撤回平壤城内。城外制高点被吴惟忠部占领。

  平壤古城,城高墙厚,攻城战斗异常激烈。李如松将攻城部署进行调整,由中军杨元主攻普通门,他自己亲临七星门督战。朝鲜王室史料记载:“战云蔽日,血光冲天,天朝军队前者伏而后者至矣,累尸而上,未见有歇!”李如柏头盔被击中,戴着破头盔冲锋在前。明军在日军枪火中倒下一批又一批,但依然前赴后继。由于杨元、李如柏辽东铁骑死拼,普通门(大西门)最先攻破。

  万历朝鲜平壤之战绘画(网络图片)

  进攻含毬门,祖承训、骆尚志部耍了一个小计谋。他们知道日军轻视朝鲜军,故将朝鲜军服罩在外面集结在城下,麻痹守城日军。等到他们攻到城下时,日军才发现是明军!日军一阵慌乱,抢射火绳枪、狂投大石,击退攻城明军。明军经过整顿,参将骆尚志身先士卒,身缚麻牌,一手拿旗,一手持戟,率先攻城。冲锋时,骆尚志被日军大石砸伤其腿,疼痛难忍。他咬紧牙关,一气登上城墙,把明军大旗立在城上。日军哇哇叫,冲来夺旗。骆尚志身靠城墙拒敌,血战不退。明军将士随后而上,愈战愈勇。日军终于抵挡不住,败退入城。明军将含毬门日军旗帜拔下,插上明朝大旗。平壤城上城下尸积如山,明军踏尸而上。迅即,先入城的明军打开城门,明军骑兵、步兵从普通门、芦门、含毬门蜂拥而入。

  平壤城破,日军从长庆门与大同门溃败出城,经大同江向对岸的龙山逃命。大同江上原架有三座浮桥,入冬后已经冰冻。日军从浮桥与冰面向河东逃跑,被明军发现用炮轰击。冰开船翻,不少日军落入冰冷的大同江中。

  李如松与左协督指挥张世爵等攻七星门,日军据楼死守,不易攻拔。李如松调来十数门大将军炮,同时轰击,七星门上的木楼,轰然倒塌燃烧。李如松抓紧时机,指挥将士乘势冲入城内。日军残兵不断后撤,占据街道门楼阻击明军。明军以火攻击,焦臭冲天刺鼻,气味弥漫十余里外。小西行长率领一部分残兵逃入练光亭土窟,另一部分日军逃入风月亭土窟(均在城东靠近大同江)。李如松命人收集柴草,准备火攻。日军等明军冲到近前,火绳枪齐射,明军士兵倒下一大排。李如松上前指挥,日军集中火力向他这边射击。李如松坐骑中弹,将李如松掀翻在地。诸将手持盾牌,冒死上前将李如松救回。李如松见进攻明军伤亡大,一时难以攻下土窑,众将士早已饥肠辘辘,便下令暂停进攻。

  李如松派张大膳为使者,通知小西行长:以我兵力,足以将你们一举歼灭。我不忍尽杀人命,放你们一条生路。你领诸将来我辕门,我定有厚赏。小西行长回复:我等情愿退兵,请勿拦截后面。李如松根据经验,小西行长一定会拼死突围。于是他答应来使,将预先埋伏在中和一线的朝鲜平安兵使李镒伏兵撤回。暗下密令李宁、祖承训、葛逢夏等埋伏在要路,在日军撤退之际乘势掩杀。半夜时分,小西行长率残余日军越过大同江冰面逃出平壤城。明军随后追击逃军,斩得日军首级300多具。朝鲜黄州判官郑晔尾追小西行长之后,斩杀90多人。日军饥饿难挡,或冲入民家,或投寺刹寻食,被当地官兵斩首30余级。日军逃至凤山洞仙岘时,败兵疲倦之极,狼狈不堪。小西行长收拾数千残兵一路惊魂,终于逃回王京。

  平壤血战,明军斩获日军首级1285级,夺得马匹2985匹,救出朝鲜百姓1225名。据宋应昌战功奏报称,平壤之战,明军阵亡796人,阵伤1492人(此数据源自《经略复国要编•叙恢复平壤开城战功疏》)。据日本自己撰写的《日本战史•朝鲜之役》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仅余6600余人。

  初九,李如松率诸军入平壤城,先酹阵亡将卒,身自痛哭,慰问孤寡。初十,祭箕子庙,下令先锋追击日军。由于担心被明军围歼,正月十二,占据开城、白川、牛峰、平山等地日军奉命撤至王京郊外。明军以李如柏为先锋,率8千精兵追击小西行长之军。十九日,李如柏进入开城。一鼓作气,明朝联军(明朝与朝鲜的联军)收复平安、黄海、京畿、江源四道。

  明军血战平壤,给予了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尽管整个朝鲜战场,明、朝联军与侵朝日军作战,仍是以寡敌众。但是,由于朝鲜水师捷报频传,各地义军纷纷举旗,战场形势对日军越来越不利。侵朝日军内部,是战是和,意见发生分歧。日军侵朝总帅宇喜多秀家与小西行长,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明军表达“撤兵议和”的意向。十多万侵朝日军,向援朝的四万多明军与朝鲜军乞和,这在中日战争史上,是唯一一次。众寡悬殊战场上,由兵众一方向兵寡一方乞和,在世界战争史上,亦不多见。显然,平壤之战,确实将侵朝日军打痛了。

  几经周折,硝烟弥漫的朝鲜半岛,终于慢慢停火。日军暂时议和是真,完全撤兵是假。他们占领南部釜山沿海一带,拖延时日,并无丝毫放弃之意。3年之后,日军在朝鲜再挑战端。“跳梁者,虽强必戮。”明朝又一次派兵入朝,与朝鲜军并肩作战,打击侵略者。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03-28 10:43: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古代历史上中日之间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下一篇:中国蹈海烈士杨毓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