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你见过像子弹一样造型的印章吗?
2020-05-14 15:44:09  来源:文/一舟,虞卿  点击:  复制链接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外衣因千万年岁月磨砺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可那颗坚守的心依然洁白无瑕。她什么也没说,她什么也不会说——因为,她是一枚石头。

  笔者每每经过她的身边,伫足凝视,总会在顷刻间被她吸进民国那风云变幻的历史漩涡里。

  一

  她原先沉睡在昆仑山脉海拔3500米的山岩中,经历长期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之后被雨水雪水冲刷到河床,她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直到1938年。

  这一年,时任新疆督办的盛世才意外获得她的时候,甚是欣喜。盛世才乃辽宁省开原人,早年在日本明治大学和陆军大学学习军事和政治经济学,毕业回国后参加北伐,因非黄埔出身遭受排挤,后跟随新疆省秘书长鲁效祖进入新疆,一步步摸爬滚打,最终爬上了大都统的位置,掌控着新疆一带的势力,人称“新疆王”。

   盛世才(1895-1970年)

  到底是“王者”,他一瞥便知,这不是一枚普通的石头,而是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当年盛氏曾带兵驻扎过和田,对和田玉相当在行。此玉外皮虽一面凹凸不平、棱棱角角,但总体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柔和却又不失光彩,温润而全无贼光。她虽然未经雕琢,但仅仅是这样一块籽料,也能开到足以令人惊诧的天价。

  “新疆王”深知美玉的力量,为与苏联的斯大林交好,他曾以整箱和田玉相赠。而此时,盛氏正与冯玉祥交往密切,赠与对古玩玉石相当在行的冯氏,必定能讨其欢心。何况冯氏还有恩于自己,早年自己赴日留学,如若不是冯氏鼎力相助,必定没有他盛某人的今天。于是盛世才忍痛割爱,用专机将这块上好的和田玉运至武汉,送到冯玉祥的手中。

  二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省巢县人,曾任陕西督军、河南督军、西北边防督办、行政院副院长、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军。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虽受蒋介石排挤离职,仍奔走于鄂、豫、湘、黔、川等省,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冯玉祥(1882-1948年)

  冯将军抚摸着这块未经雕琢的和田玉籽料,如获至宝:一面是棱棱角角,如秋山之萧索;另一面白如截肪,似孩儿脸美人背。此玉真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细观之,玉石粗砺的一面有着深深的疤痕,犹如山体崩裂,不正象征那破碎不堪的河山吗?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寇铁蹄无情践踏下,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家生灵涂炭、满目疮痍……自己一向主张积极抗日,为何不借用这块玉石来表明心迹呢?冯将军心念一动,萌生了将其制成一枚印石的想法。

  此美玉富有上天赐予的美妙形态,并不需要过于琐碎的雕刻。那么,如何将她的外形和自己的观念结合的浑然天成呢?他想到了荣宝斋——这家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在武汉也有分店,于是这块玉石便被送到最好的艺师手中……

  三

  长15.5厘米,宽5厘米,高11.5厘米。当这方和田美玉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就是笔者现在看到的模样了。

  其正面,未经雕琢,完好地保留了原来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线条,仿佛半壁河山在敌人的蹂躏下痛苦呻吟。细看那褐色的纹理间,似有那头戴钢盔的士兵凝神俯卧着射击敌人,又像是有一只微张的手掌抚触着大地,誓死护佑着自己的河山。这种应势就形的寓意,与霍去病墓冢内的马踏匈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底部,印鉴的整体造型犹如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充满了愤怒的张力,展示出誓把日本侵略者驱赶出中国的决心。根据外形篆刻了“为民族独立自由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印文,朱文字体方中带圆,纤细而韵味十足。采用的是结体优美,为近现代书法家所青睐的玉箸篆。玉箸篆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较难模仿,在官印上比较常见,目前所见的民国官印大多采用了这种形式。

  其背面,为阴刻的隶书“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新疆盛督办晋庸由航空寄来,在汉口荣宝斋刻。”里面涂上金粉,金玉双色交相辉映,显得熠熠生辉。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即1938年7月7日,亦是七七事变一周年纪念日。冯玉祥先生将这枚和田美玉篆刻成了七七事变一周年纪念章,体现了他随时准备为抗日救国献出生命的精神。早在1937年7月初,冯先生即写好了遗嘱,事变的第二天,在给第二十九军将士的电报中他指出:“诸君革命军人,抗敌守土之责,断不容丝毫退让,以保千万年之光荣历史也。”

  中国自古就有爱玉、赏玉的传统,并将玉和人的品性相联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道:“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孔子言:“君子比德于玉”。1938年的中国,千里沃土尽沦敌手,这种耻辱和伤痛,唤起了冯玉祥先生的民族精神。作为一名军人,当看到上海、南京等地相继沦陷之后,他那种“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悲愤难以言喻,心中无时不激昂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通过这枚印鉴,他把石之坚、形之似、文之切有机结合于一体,时刻警示自己,也唤醒国人,勿忘国耻,还我河山。

  四

  1942年,时逢冯先生六十大寿,中共方面及社会贤达,纷纷题词以示祝寿。老舍先生以“还我河山”题赠,周恩来更是给予冯将军很高的评价,以隽秀的行楷写道“……先生能始终献身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国家今日,尚需先生宏济艰难,为民请命,为国效劳。以先生的革命精神,定能成此伟大事业,不负天下之望。”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0-05-14 15:50: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英烈田广生用命换来的牌匾

下一篇:一本滴血的相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