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武汉会战(二)激战
2019-01-02 14:11:19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日军在攻陷安庆和舒城两个前进阵地以后,继续向国军武汉防御圈最外围的两个重要据点发动进攻,这就是陆地上的潜山和水路上的马垱要塞,湖口要塞。

  陆战潜山

  日军第6师团攻占舒城以后,由于长时间冒着酷暑行军,连续遭遇战斗,疾病蔓延,全军极为疲惫。

  但由于前方就是国军,后方补给线也被切断,所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咬牙进攻。

  防御潜山的仍然是杨森败退下来的部队,由于被蒋介石严厉批评以后,杨森不敢再撤退,他决定在潜山和日军决战。

  潜山已经是武汉会战外围作战的起点,所以潜山附近修筑比较坚固的防御工事。

  潜山以东的皖河西岸和潜水西岸及大别山南麓均筑有较系统的防御工事和国军炮兵阵地,防守部队为川军杨森部的第134师,第146,第147师。

  第6师团的先锋第11旅团从合肥出发,目前已经连续作战近二周。

  一路饱受大雨大风,道路泥泞和国军阻击之苦,战斗力出现大幅度减弱。

  第11率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决定打下潜山就立即全军休息,所以必须立即攻击潜山。

  第11旅团下属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全线攻击,总兵力1万多。

  而川军三个师因为之前战斗减员和撤退时候的失散,目前仅剩不到1万人,但他们仍然奋力抵抗。

  日军遭遇川军猛烈还击,激战4日才勉强占领潜山县城,川军后退到潜山河二线阵地死守。

  日军乘胜追击,开始强渡潜山河。

  可惜这谈何容易,由于连日暴雨,潜山河增宽到300米,水流湍急。沿岸川军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奋力射击,日军连续几次强渡全部失败。

  两军激战期间,川军135师从后方赶来增援,该师向日军发动大规模反击。

  日军首尾不顾,遭受相当惨重的伤亡。

  但毕竟川军武器装备根本无法跟日军相比,日军第6师团又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甲种一流师团。

  双方激战到17日,川军沿河阵地几乎被日军重炮全部击毁,川军伤亡太大,无力继续防守。到此时,筋疲力尽的日军才勉强攻陷潜山。

  潜山是硬仗,川军以绝对劣势死守,造成日军第6师团11旅团伤亡病疫超过3000人,自身伤亡则是日军一倍以上。

  鉴于两周以来日军伤亡很大,官兵极为疲劳,第6师团被迫决定停止进攻,等待后方援军赶到。

  预计至少休整1个月以后再继续作战,第6师团被打残了,该师团真的休整了1个月才继续进攻,甚至在马珰要塞的台湾旅团被围攻的时候,第6师团也没有触动一兵一卒支援。

  之后一个月内,日两军在潜山一线对峙。

  后期第6师团继续前进攻击黄梅的时候,桂军全线反击,又将潜山夺回,切断了日军的这条补给线。日军被迫通过长江航运运输补给,一度陷入补给完全断绝的情况,仅仅依靠空投支持。

  而杨森的27集团军由于和日军激战伤亡也相当惨重,被送到武汉后方休整,他们的阵地由战斗力更强的桂军韦云淞和西北军刘汝明接防。


---------------------这种复杂地形下,日军机械化部队行动很困难,步兵就更困难了。

 

  以江防要塞锁住长江

  如果说潜山战役是激战,他们马垱战役就激战中的激战。

  相比陆路进攻的困难,显然水路进攻是方便多的。

  长江上第一没有陆地上复杂的地形;

  第二国军海军太弱,不能有效在江中阻挡日军舰队推进;

  第三水路运输量很大,不但上万日军可以乘坐舰船运输,还有大量的补给也可以轻松跟随部队前进,这是陆路绝对无法比拟的。

  所以自古以来,无论是从南京进攻武汉,还是从武汉进攻南京,几乎都是以水路作战为主。

  三国时期晋军水军一路从武汉出发,沿着长江南下进攻南京,数日内就从武汉杀到南京水域,还击溃了东吴的水军,东吴皇帝孙皓被迫投降。

  清末的太平军也是先占领武汉,然后乘坐大量舰船南下攻占南京,随后以南京作为首都割据了10多年时间。

  而著名的元末鄱阳湖大战,也是朱元璋集中明军水军沿着长江西进,在鄱阳湖和陈友谅的汉军决战,这也是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战,陈友谅使用几百艘大型战舰(楼船)和65万大军。朱元璋也使用了20万大军。最终陈友谅的汉军水军大败,因为他的楼船威力巨大,甚至杀死了朱元璋的各个,但楼船移动缓慢,被朱元璋使用火攻烧毁大半。见识不好的陈友谅试图突围出鄱阳湖,回到武汉去。但行动缓慢的楼船无法突出明军轻便水军的包围圈,连陈友谅本人也被乱箭射死。此战以后,其余格局力量无法对明军造成威胁,大明很快建国。

  所以,日军一直把沿着长江进攻作为主要的方向,在这里投以重兵和大量军舰。

  中日两军就要在马珰要塞决战了。

  马当地处江西彭泽县境,在江西和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马垱的地形特殊,像都江堰一样将长江一分为二。但左路的水道早已经淤塞,无法通行,所以日军只能通过马垱右路的水道。

  由于将长江分开,马垱地区向江阴一样,是长江中游最狭窄的地段,河道平均宽度仅仅1公里,最狭窄处仅仅500米。

  所以,马垱地区是有利阻挡日军的好地形。

  民国政府对马垱的重要性非常清楚,早在30年代初期,马垱附近已经开始修建工事,但因为技术老旧,修建出来的工事根本无法对付日军这样的部队。

  到了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在蒋介石的严令下,马垱附近开始修建永久性防御工事,到1938年6月经过全力抢修,才勉强修建成功。

  马珰要塞风味三个炮台,第一个炮台建在马头的一个凹陷处,天然,隐蔽,这里面放置数门口径较大的海军跑。

  第二处炮台处,有一条长约50米的坑道,几门大炮隐蔽在坑道里面。坑道的地面和洞壁由大 块青石铺砌,洞的穹顶则由青砖砌成拱券式,中间配有设计精巧、开口隐蔽的通气孔,青砖之间由米浆、石灰、桐油的拌合物粘填。平时可将大炮置于坑道内,一旦 江中敌舰来犯,即可推出开炮轰击;敌人还击时,还能将炮拖回洞中隐蔽。

  第三个炮台里面没有跑,是置于临近江面的一个石矶后。设置的是八个重机枪碉堡阵地,主要是侧卫主阵地,防敌沿江边强行登陆攻击炮台。

  马珰要塞修建的还是很有水平的,但以要塞防御军舰在二战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战之间,各国都修建一些坚固的海岸,江岸要塞,比如沙俄的塞瓦斯托波尔,海参威,土耳其的黑海要塞等等。这些要塞在当年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火炮技术差劲,固定的要塞炮射击精度和射程可以远远超过军舰上的火炮。

  随着一战期间火炮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可以移动的军舰上的精确火炮,海岸要塞已经成为一些不能移动的靶子,大部分都失去了作用。

  到了二战期间,随着火炮技术和重型轰炸机的出现,各国几乎已经放弃修建坚固的海岸要塞,因为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各国对于海岸和河道的防御,第一使用海军,第二使用空军,要塞是实在没有办法时候才使用的。

  所以说,蒋介石心里很清楚,马珰要塞虽然耗费很巨大,但绝对不可能长时间阻挡日军,只能起到延缓日军进攻的作用。

  但在国军几乎没有海军,空军实力仅为日军十分之一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勉强做了。

  当日军攻击到马垱的时候,要塞才刚刚脱模不久。

  马垱要塞是武汉会战最外围的一个要塞,从马垱开始,还有湖口要塞,九江要塞,田家镇要塞,形成一个个阻挡日本海军的防御线。

  马珰要塞是扼守长江的第一个要塞,所以也是比较重要的。

  马珰要塞和扼守鄱阳湖的湖口要塞相距不远,蒋介石下令两个要塞统一防御,在此处驻扎重兵。

  防守马当、湖口江防要塞的为第9战区所属江防总司令刘兴指挥的第16军、第43军、第73军及第16师等部队,在战争开始前,蒋介石任命爱将--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前敌总指挥。

  显然,马珰要塞虽然坚固,但不可能有效阻挡日军舰队的推进。因为日军舰队都有大口径火炮,马珰要塞的混凝土工事不可能长久抵抗100毫米以上海军重炮的长期打击。所以为了阻拦日本舰队的推进,马垱附近又部署了800多枚水雷。

  布置水雷的目的是限制日军军舰的行动,提高国军空军和马垱要塞的火炮对其的打击力。

  武汉的国军空军随时待命,准备轰炸江中的日本军舰。

  马珰要塞修建期间,蒋介石认为单靠以上这些东西,尚不足以阻挡日本舰队的前进,下令建立长江阻塞委员会,效仿江阴要塞那样,对长江进行一段段的阻塞。

  这样可以有效阻挡日本舰队前进,江阴要塞的阻线,把日本舰队阻挡了1个月时间。

  长江阻塞委员会很快成立了在马垱的工程处,有工程师3人,技术员20人,军官70多人,技工200多人,民工600多人。

  由于白天有日本飞机轰炸,施工主要在晚上。

  他们在将心里横贯两岸构筑一条拦河坝,组塞线就在要塞和炮台之间。

  这条组塞线经过两次施工才完毕,包括三层结构。

  底层是用铅丝构成的大网,内铺树枝和乱石,搅拌水泥凝固,形成组塞线坚实的底部。

  中层用大型铁锚和大块乱石构成,他们形成人工暗礁35处,潜伏在水下2公尺处。

  日本军舰如果随意前进,必然触礁受重伤。如果仔细的消除这些障碍,至少需要数日的时间。

  至此施工在1937年底完成,但蒋介石视察以后对其非常不满,于是又进行了第二次施工。

  住了加固以后的两层内容,还找来49艘中小货船,装满乱石水泥以后,全部自沉在这一线。

  这样,组塞线基本完成。

  这个工程两次施工,前后花费一年时间。

  由于阻塞线非常重要,武汉方面给予头号优先权。修建的时候因为石料不足,责令各县立即提供,最后连彭泽县街道的石板路都被撬走了。

  所需要的木材则从江西运输过来,因为敌机轰炸,运输船队还遭受一定的伤亡。

  这条组塞线就在马珰要塞下游500米处,要塞火炮可以有效覆盖封锁线。

  由于马珰要塞非常重要,日军沿江进攻马垱要塞之前,白崇禧曾以副总参谋长身份视察沿江防务。

  经过一番仔细视察后,白崇禧认为马垱湖口要塞一线地域太广,日本陆军很容易从侧翼绕过要塞。白崇禧还认为马珰要塞虽然扼守长江,但要塞周围视野开阔,很容易被日军飞机轰炸,也容易被日本军舰炮击,恐怕不能长时间防御。

  鉴于此,白崇禧决定对马珰要塞增兵,随后他下令调整部署。白崇禧命令16军全部推进到马垱一线,放弃湖口要塞的防御(湖口要塞由其他部队接防)。

  16军第167师由湖口推进马垱,彭泽一线,以1个旅配置在黄栗树,1个旅配置在马路口;令16军第53师以1个旅推进至江北的华阳和望江,另1个旅分置在香山及下隅坂,只要保证马垱一线有1个军1万多兵力,因为进攻日军兵力至少在1万以上。

  白崇禧还命令马当要塞阻塞线增布水雷700枚,这样前后共布雷 1500余枚。

  可以说,白崇禧不愧为小诸葛,他的眼光是非常准确的,只是没想到最后给一线指挥官搞成了一团糟。

-------------马垱要塞主要作用是封锁长江,并不是对付地面。但依靠一个要塞想长期阻挡敌人强大的海军,是不可能的。

 

  一场联欢会搅黄了马垱要塞防御

  驻守马珰要塞的为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他们建制很杂乱,共有三个海军江防总队一个陆军大队。

  主力是青岛和南京国军海军第三舰队撤退到武汉的官兵,包括海军炮兵和海军陆战队。

  所谓海军炮兵的炮,全部是从第三舰队三艘主力舰自沉在青岛之前,从舰上卸下来的海军炮。

  官兵们千辛万苦的把这些火炮从山东运到湖北,用作马垱要塞的防御,封锁马垱江边。

  除了海军火炮以外,第三纵队还有一个大队装备47毫米小口径火炮,协助封锁江面,主要用来打击近距离的日军军舰和日军试图登陆的汽艇。

  除了海军炮兵以外,海军陆战队第二大队负责防御陆地上来的日军,他们主要装备轻武器和8门日造38式野炮,有一定的威力。

  协助海军陆战队防御的是江防第二总队,他们下属三个步兵大队,驻守马垱一线8个钢筋水泥重机枪掩体。

  马垱一线主要由李韫珩的16军防御,他将他的313团部署在日军最有可能登陆的马垱外围香口到东流一线(距离马珰要塞数公里),该军其他几个团分散在马垱到彭泽一线。

  这个16军有一定战斗力,但并非中央军,该军前身是湘军第53师。1930年初,在中原大战之前,蒋介石为加强所属部队的作战力量,将湘军第53师扩编为第16军,原师长李韫珩任军长,下辖第53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参加了淞沪会战。由于该军在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该军被调往武汉进行修整。

  16军官兵颇为善战,但军官很多是原来湘军的老军官,包括李韫珩中奖本人在内,他们的指挥能力都不怎么高明。

  这个李韫珩本人保定军校速成班毕业,虽然也在军界混了10多年,但能力平平。

  虽然如此,即使蒋介石也很难更换李韫珩。因为李韫珩的湘军是他的子弟兵,跟随他作战10几年,大小军官都是他的人。

  所以蒋介石哪怕明知道李韫珩能力有限,但也只能派遣他上阵,这也就是军阀部队的危害!

  果然,李韫珩在此次马珰要塞防御中犯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导致马垱要塞提前失陷。

  武汉会战爆发之前,蒋介石就开始准备持久作战。

  他命令各部都要进行游击战训练,以便于将来留在敌占区作战。

  自然,蒋介石的命令是非常实际的,但李韫珩在具体这个命令的时候,却搞出问题来。

  6月10日,李韫珩召集马垱,彭泽两地的乡长,保长以及16军副职军官和排长,进行游击战训练,取名为抗日军政大学。这个大学的训练期定为2周,也就是赶在日军进攻马垱之前完成准备。

  当时一部分排长参加了这个大学,但马珰要塞的绝大部分排长都拒绝参加,因为他们都在地一线阵地。李韫珩也没有阻止,同意他们不参加。

  这个抗日军政大学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在于李韫珩不顾军情,把这件事情搞得很早。

  6月12日日军占领水路的安庆,17日占领陆路的潜山。

  从12日开始,日军飞机以3架或6架为编队来轰炸马垱要塞,好在马珰要塞还是比较坚固的,这些空隙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显然,日军距离马垱已经不远了,此时应该立即停止所谓抗日军政大学,就算需要继续训练,也应该大大减小规模,但李韫珩并没有这么做。

  6月17日到18日,马垱要塞的长山指挥部观察所中,已经可以用高倍望远镜看到日军军舰。

  当时日军军舰正在马垱外围的东流江边,距离马垱15到25公里左右。日军当先的三艘扫雷艇正在全力清除这一线的水雷,在随后5,6天内,日军军舰用小口径火炮发射上万炮弹,击毁了大量水雷。

  当时武汉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陆战队第二大队副大队长杜隆基回忆:水雷爆炸的浓烟柱冲上20,30丈高。

  显然,日军就要发动进攻,李韫珩应该立即中止军政大学,至少也要将大部分军官送回部队。

  就在这样的作战紧张时刻,时任第16军军长李韫珩认为日军离马垱至少还有二三天距离,必须抢先完成马垱地区游击战的准备工作。

  他在6月23日通知24日上午八点在后方召开结业典礼,要求所有上尉以上的军官都去参加。

  这种颠三倒四的行为,险些导致马垱要塞彻底完蛋。好在一线军官不像李韫珩这么糊涂,大部分军官并没有参加这个聚餐,但仍然有不少军官在23日晚上离开部队,到后方去参加这个典礼了。

  事实上,当时的军情已经极为紧急,只是李韫珩不知道而已。

  6月22日,日军台湾旅团,也就是波田支队在军舰和空军的掩护下,开始全线进攻马珰要塞外围。

  22日,23日两天,由于天气恶劣,国军飞机不能有效赶往轰炸,只是使用机动火炮和要塞火炮猛烈轰击日军舰队。

  同时由于马垱附近到处都是水雷,日本舰队前进也极为困难。

  22日当天,日军波田支队下属海军陆战队乘坐的利华号炮舰就在茅林洲下游触雷沉没,同时还有有3艘日军汽艇被岸上国军炮兵击沉。

  特别陆战队乘坐的另一艘鹊号舰也被国军炮兵击伤起火,被迫退出作战。

  经两日激战,日军仍无法打开江上通道。从24日开始,国军武汉地区空军用尽全部力量赶来空袭。

  勇敢的国军飞行员其实并没有受过什么攻击军舰的训练。他们大部分人采用高空轰炸,发现效果不佳以后,他们为了提高命中率,几乎俯冲到军舰的旗杆上才投出炸弹。

  在炸弹用尽的情况下,他们就用机枪猛烈扫射日军军舰。

  这里出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杜隆基回忆到:我军几架飞机从西北方飞来,准备攻击日军军舰。但我们在望远镜中看到,早在我军飞机飞来之前,日军军舰所有舰炮都停止向陆地攻击,将所有高炮全部转向国军飞机将来飞来的方向。在国军飞机还没有接近的时候,他们就射出猛烈的防空炮火。国军飞机在这种火网下,只能勉强投下炸弹,几乎都没有击中。

  这样连续几次轰炸,日军军舰都提前知道国军飞机就要飞到,提前做好了射击准备。

  仅仅又一次,9架国军飞机特地饶了一个圈,从日军后方的东流方向飞过来。此时日军军舰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直到国军飞机俯冲轰炸,日舰才慌忙对空射击。国军飞机当场炸沉炸伤日舰多艘,杜隆基他们阵地上欢呼声响彻云霄,士气大振。

  此次攻击大大减弱了日军的实力,他们射向陆地上的炮火也明显减弱了。

  虽然这次成功了,但杜隆基觉得很奇怪,国军飞机从武汉飞过来,这一路上都是国军控制区,为什么日军会提前知道呢?

  后来这个谜底很快揭晓了。他们在后来撤退的时候,路过马垱后方的彭泽县,发现日军三架飞机违者一个军用仓库绕圈子,而傍边的山岗上却一个人挥舞着白色衣服对着日军飞机大喊大叫,日军飞机在这个人的指引下炸毁了这个仓库。

  杜隆基他们立即出动一个班去查看,当场将这个家伙捉住,还捉住了他的两个同伙,缴获了一台发报机。

  原来这三个家伙是汉奸,日军命令他们潜入国军后方提供情报。杜隆基顿时明白,原来国军飞机的情报,也是这些家伙汇报了。

  狂怒之下,他们将三个汉奸乱枪打死。

  由此大家可以看到汉奸的可恨,甚至比日军还要有威胁。姜文电影《鬼子来了》里面讥笑国军对日军宽容,对汉奸残忍。其实对汉奸一定要残忍,因为他们带来的危害太大了。

  鉴于长江上防御过于强大,日军波田支队被迫放弃从江上进击的计划,改以一部兵力在茅林洲附近登陆,沿长江南岸陆路向马当迂回进攻。

  本来日军也没想立即进攻,准备把这一线江边上千枚水雷扫一扫,然后再登陆,不然军舰太危险了。

  不过李韫珩在24日8点进行军政大学结业典礼的情报,很快被潜伏的日本特工(汉奸)报到日军处。

  日军高层认为,因为部分军官不在一线,国军战斗力必然有减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波田支队奉命立即加速推进速度,在24日开始抢先发动对马珰要塞的全面进攻。

  24日拂晓开始,日军全线进攻马垱外围的黄山,香山和香口。

  当时正好是一个雾天,日军在大雾的掩护下偷偷登陆成功。

  守军16军第53师是湘军,最是英勇善战,他们的装备很差,只有少量迫击炮,连一门大炮也没有,在日军军舰重炮轰击,空军猛烈轰炸的情况下,53师313团寸土不让,奋力阻挡,他们在团长伍郎如率领下死守香口。

  但由于日军炮火实在太猛烈,登陆兵力又极多,313团的1000多人实在无法长时间支持。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313团伤亡大半,团长伍郎如身先士卒指挥战斗,被一发炮弹击中负重伤。

  战之中午,313团几乎伤亡殆尽,其中一些连队的连长离开部队去参加典礼了,只能由副连长指挥,这当然对部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的影响。

  日军击退313团以后,连续占领了黄山,香山和香口,全军逼近马垱要塞。

  24日,马珰要塞驻守的部队发现联系香口一线的电话已经中断,只好派出联络兵赶赴一线查看。

  联络兵骑马飞奔到香口,然后飞速返回报告:香口已经失陷,到处都是日军,313团估计已经被日军包围。而香口到马垱的电话线路也被切断,可能是汉奸在日军刚开始登陆时候干的。

  日军台湾旅团在围攻313团的时候,已经派出一部绕过313团,直接攻击马珰要塞。

  早上8点多,日军19艘军舰冒着水雷的危险,全线冲入马珰要塞附近。他们开始猛烈炮击马珰要塞,一次齐射就有100多颗炮弹,炮火非常猛烈。

  在日军军舰攻击的同时,日军陆军也通过占领的香山高地,用陆军10多门野炮山炮轰击。

  马珰要塞守军立即使用野炮和要塞炮猛烈还击,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

  显然,马珰要塞的火炮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和日军相比,自然占了劣势。

  炮战期间,日军陆军开始进攻马珰要塞,他们在24日连续进攻四次,都被要塞守军痛击。

  安徽西部的地形也极为复杂,马珰要塞前方原来是一大片农民的稻田,但此时正好是长江的汛期,长江水已经将稻田全部淹没,水田完全变成湖荡,这是马珰要塞的天然屏障。

  日军没有其他路可走,只得被迫强行穿越湖荡。

  结果日军抬着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进入湖荡,他们半截身子全部陷入水里,极为缓慢的前进。

  马珰要塞守军枪炮齐发,日军像射击场的活动靶一样纷纷中弹跌倒,连续4次冲锋的日军全部被击毙,无一幸存。

  此时也有2名败退下来的313团伤病跑到马珰要塞,他们日军在4点发动偷袭,313团拼死抵抗了几个小时,但日军炮火太猛,他们的连几乎被打光了。


------------------日本海军实力强大,极难对付。他们在长江一线大量使用所谓登陆作战。以军舰搭载步兵和海军陆战队,以绕过陆地复杂地形。然后在海军和空军强力掩护下,使用步兵登陆。

  杜隆基和他的总队长鲍长义他们知道情况危急,一旦日军上万主力杀过来,加上海空优势,光靠一个马珰要塞是无论如何抵抗不住的。

  他们紧急向李韫珩要求援军,可笑的是李韫珩此时还根本没有意识到战局的严重,他认为日军至少还要2,3天以后才会攻击。

  鲍长义和杜隆基向李韫珩汇报香口,香山都被日军占领,李韫珩却说:香山,香口是我们的313团防守,你们看到的肯定是313团,不是日军,你们也太不沉重了。你们看清楚是日军了吗?

  鲍长义见李韫珩如此糊涂,忍无可忍的大骂到:我们的阵地正在被日军攻击,人都战死一半了,你还说没有看到日军?你说香口是你的313团,那从香口向我们开炮的是什么部队?你们16军装备那么差,有野炮吗?

  李韫珩这才大吃一惊,他的16军根本没有火炮。

  此时他知道犯了大错,但已经来不及将受训的军官立即送回一线。他紧急命令在马垱后方大概20公里的彭泽守军,薛蔚英第167师立即赶赴马垱增援。

  同时,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白崇禧亲自打电话来(李宗仁由于脸部北伐时期的枪伤突然复发,导致一目失明,无法继续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一职),严令李韫珩立即派遣部队增援,并且要求他们立即沿着沿江大陆急行军,限几个小时内赶到前线。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薛蔚英师长又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白崇禧已经明确命令他走大路,他却他放弃大路不走,而是去走远离江边的走羊肠小路。最终该师到达马垱时候,要塞已经被攻陷2天之久了。

  有一种说法,薛蔚英是害怕沿江行军会被日军军舰和飞机猛烈轰击,导致大量伤亡。但现在是什么时候,正式千钧一发的时候,就算伤亡七八成,你也要及时赶到马垱啊?

  在援军迟迟不能赶到的情况下,马垱要塞的国军还是拼死抵抗。日军台湾旅团已经在马垱要塞正面集中重兵,并且一再突击,但都无法突破这个要命的湖荡。连续几次进攻后,湖荡里面全是日军士兵尸体,血把湖荡都染成了红色。

  但日军炮火越来越猛烈,马垱从24日开始连续激战3日之久。

  马垱要塞炮台击伤日舰1艘;中国空军驱逐机13架掩护轻轰炸机7架,也炸伤停泊东流江面的敌舰数艘,并炸伤安庆机场日机多架。

  但此时马垱要塞守军伤亡很大,正面八个钢筋混凝土要塞全部被日军摧毁,守军火炮的炮弹已经全部用完(因为弹药缺乏,本来只有一个基数),只好用轻武器射击。他们剩下的火力无法封锁马垱江面,也无法有效阻挡马垱正面进攻的日本陆军。由于国军缺少火炮,每一门火炮都是正规的。他们将打光炮弹的火炮先转移到后方,官兵们还在阵地苦苦坚持!

  26日,鉴于马珰要塞迟迟无法攻陷,台湾旅团集中全部兵力发动猛攻,更无耻的使用了大量毒气弹。这种催泪性毒气非常厉害,没有防毒面具的人只要闻到就立即流泪打喷嚏,严重的还会窒息甚至七窍流血。

  国军没有防毒面具,根本无法防御毒气。

  在毒气的掩护下,日军一举突入马垱要塞,将阵地切成几段,还攻占了马垱的炮台。

  马垱要塞几百守军用他们的毛巾浇上水,然后围在脸上来阻挡毒气,找不到水的就向毛巾上撒尿。他们用这种简陋的防毒设备,冒着刺鼻的催泪性毒气,挺起刺刀和日军猛烈肉搏。一些马垱的炮兵不愿意撤退,他们拿起殉国步兵们的步枪,同日军血拼。

  激战数小时后,寡不敌众的要塞守军几乎全军覆没,马垱要塞终于被日军攻陷。

  而奉命增援的167师还在路上,如果他们走大路的话,早就应该到了。

  在得知马垱要塞实现后,蒋介石大为震怒,他严令陈诚必须收复马垱,同时下令将167师师长薛蔚英以“畏敌如虎,贻误战机”的罪名押送武汉执行枪决,至于李韫珩戴罪立功,等到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再是功劳情况进行处分。

  8月15日,薛蔚英少将在武汉被军法处决,成为继1938年6月17日被军法处决的中国陆军第八十八师少将师长龙慕韩之后,又一个被军法处决的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

  至于李韫珩于武汉会战后被革职查办,从此退出现役。

  陈诚于27日令罗卓英、李韫珩必须收复马当要塞及香山阵地并确保的命令:香山、马当为皖、赣门户,其得失影响于今后作战之胜败甚巨。着罗总司令卓英督率第16军、第49军及11师、16师等部,务速恢复香山、马当要塞阵地而确保之。攻克香山及马当要塞区者,各赏洋5万元。如有作战不力、畏 缩不前者,即以军法从事。

  第16、第49军等各部队遵照命令向香山日军发起反击,试图收复马垱一线。

  28日拂晓,第49军第105师的第313旅发动猛烈攻势,一举从香山东南面突破日军阵地,收复了香山,措手不及的日军狼狈不堪的退至香口。

  但当第49军继续向香口进攻时,台湾旅团已经稳住阵脚过来。日军将主力在香口全部增援登陆,以阻挡国军的进攻。

  49军奋力进攻香口,但日军炮火过于猛烈,还有军舰上的火炮和大量空军轰炸机支持。49军陷入苦战始终无法将台湾旅团赶入江中,双方陷入持久战。

  日军台湾旅团虽然攻陷马珰要塞,但伤亡相当惨重。在面对国军大举反攻时,也只能依靠军舰的强大火力勉强稳住阵地。

  波田旅团长向后方要求支持,但在潜山的第6师团已经被打残,无力支援。

  华中派遣军畑俊六大将无奈,下令刚从日本调来的第106师团立即西进支援台湾旅团,同时命令在安庆一线的日本海军第21水雷队、第2炮舰队立即赶赴马垱增援,同时命令第15航空队、第3航空战队全线进驻安庆。

  这样一来,日军兵力战力翻了一番也不止,国军想夺回马垱看起来已经不可能了。


----------------------日军在武汉会战中使用大量空军,这对于国军造成很大杀伤。

 

  丢失湖口和九江

  在得到106师团111旅团,大量军舰和空军支持后,台湾旅团和106师团配合,从7月3日开始猛烈攻击湖口要塞。

  之前日军舰队花费了10天时间,终于通过水下爆破将马垱的组塞线炸出一个缺口,并且排除了590枚水雷,日军中小型舰只可以勉强通过。可见,对于长江这样的大江来说,想彻底阻塞江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国军花费1年的修建的组塞线,最终也只阻挡了日本舰队10天而已。

  日军突破马珰要塞已经立即转而进攻湖口要塞!

  湖口要塞是扼守江西鄱阳湖口的要塞,也非常重要。

  但在日军海陆空联合打击下,湖口要塞显然也无法长期驻守。

  7月4日,台湾旅团在飞机、舰艇支援下猛攻湖口。

  要塞守军第26师一部与进攻要塞的日军反复争夺,伤亡巨大,仅团长即伤亡2名,但部队仍坚守梅兰口阵地。

  日军见屡攻不克,再次无耻的施放大量毒气。守军中毒者甚多,战斗力大减,最终住阵地被日军突破。此时炮台还活着的守军只剩已不多人,另外有300多人守湖口城外阵地。这几百人誓死不退,最终基本全部殉国。

  防守湖口要塞的第26师与日军反复争夺,伤亡三分之二以上。鉴于残余兵力已经无法继续防守,第26师最终放弃湖口要塞撤退。

  湖口要塞在5日失陷。

  在7月1日至4日湖口战斗期间,国军空军拼尽全力,前后共出动56架次支援地面守军作战。

  日本海军海军第11战队的三高速号炮舰贼躲避轰炸时,触雷爆炸沉没。雁号炮舰被炸伤,另有3艘汽艇被击沉。

  但国军空军实力太弱,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整个马垱湖口作战期间,国军空军出动近50批共220架次进行轰炸,炸沉炸伤日军军舰多艘。

  日军在攻陷马珰要塞和湖口要塞以后,由于兵力不足和补给缺乏,被迫休整了整整二周时间。

  在这期间,日本军部下令正式成立华中派遣军第11军,由当时在关东军担任第2师团师团长的冈村宁次担任司令官,开始下辖第6师团,第27师团,第101师团,第106师团,台湾旅团,共4个师团又一个旅团,总兵力超过10万人,第11军负责武汉东面的进攻!

  冈村宁次上台以后,立即命令还在后方的101师团和27师团紧急运输到湖口要塞,正在湖口驻扎的106师团和台湾旅团在海军掩护下进入鄱阳湖,强攻九江。

  九江也是扼守鄱阳湖和长江的重镇,军事位置非常重要。

  日军台湾旅团在湖口乘船并由海军掩护,于7月23日午夜,冒着大雨接近九江东南约20公里的姑塘。

  在登陆时,日军遭遇李汉魂越军64军的猛烈反击,一度被阻挡在滩头上。

  此时日军舰队发挥了威力,他们利用军舰上各种大口径火炮齐射,压制守军, 支援登陆。日军舰队一次齐射就有数百发炮弹,粤军64军的阵地被炸的粉碎,比如据守滩头的张文美营在重炮轰击全部牺牲,无一幸存。

  在日军弹雨掩护下,国军几乎无法有效作战。

  李汉魂无奈,只好命令官兵在黑夜中以刺刀、手榴弹进行近距离的拼搏,这样日军舰炮就无法有效打击。

  经过一夜激战,粤军伤亡太大,日军有一部成功上陆。接着,日军后续部队上万人迅速登陆成功。

  64军退到二线阵地死后,战斗至7月23日16时,台湾旅团攻占到九江东南的塔顶山一线。

  一个台湾旅团就已经很难对付,在冈村宁次命令下,106师团在7月23日晚上迅速在九江一线登陆。

  这样登陆日军总兵力已经高达2万多人!

  九江一线总指挥张发奎命令所部发动反攻,但已经无法阻挡日军1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推进。

  经过3日激战,国军的反攻没有成功,第19师第57旅旅长还因负重伤。

  日军多点开花,在正面进攻困难的情况下,再次出动20艘、飞机五六十架猛轰九江守军阵地和市区,并且掩护其陆战队登陆市区。

  国军处处处于被动,付出很大伤亡。

  蒋介石鉴于九江的战略地位相对次要,为他付出太大代价并不值得,下令部队全线后撤。

  九江由此被日军攻占。

  此战失败固然是中日双方战斗力相差太大,失败也是必然。但李韫珩对战局把握不足,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还居然搞什么典礼,导致被汉奸汇报,出现了额外的损失。

  可以这样说,马珰要塞,湖口要塞,九江的失陷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实战中日军攻占这些重要据点的速度,显然比国军预料的要快得多。

  这些战斗中,日军其实也没有什么法宝,就是简单的一招:以海空军尤其是海军掩护登陆部队作战。

  在日军强大的海军火炮支援下,国军修建的坚固要塞很快被摧毁,少量机动炮兵也被迅速歼灭,大量国军沿岸阵地被击毁。以九江作战为例,本来国军在日军刚刚登陆的时候就一经发现。但苦于被日军军舰火炮和空军压制,就是无法将登陆日军赶下鄱阳湖去,反而自身伤亡很大。

  最终日军从容登陆数千人以后,再发动反击,这样伤亡过大的国军无力抵抗,只好败退了。

---------------------这种地形作战,日军虽然不利,但国军也不算完全有利。至少日军运输能力远远强于国军,他们可以坐船,坐汽车,国军只能依靠两条腿。由于地形复杂,双方经常发生遭遇战,战斗极为激烈。

 

  海军不如人,处处受限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道理也很简单,就是中日两军实力的不对等,或者说巨大差距。

  之前已经说了,沿江沿海防御中,最有效的就是海军军舰,如果实在没有军舰,就必须依靠大量的空军作战。

  后来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德军比国军要厉害的多,其实他已经判断出美军会在诺曼底或者加莱两处中的一地登陆,为此也修建了大量的海岸防御工事。德军在西线总共完成了15,641个掩体及799座钢筋水泥炮台,同时亦埋下了八百万个地雷,是所谓的大西洋铁壁。

  但德军其实无法有效阻挡联军的登陆,因为他已经没有远洋海军,所以联军其实可以从任意一处登陆,德军无法阻挡。同时盟军又掌握了海峡制空权,德国空军无法有效作战。

  德军这方面,只能通过被动的陆军进行防御,其实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最终面对300万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国陆军用尽一切力量,也是完全失败。

  没有制海权,没有制空权,也就没有海岸或者江岸防御圈。

  但海军的建设不但是最好的表现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更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

  世界各国建立一支成熟的海军,一般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德国二战以后训练建立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空军,但海军始终属于三流角色,远远无法和英国海军对抗,甚至也略逊于法国海军。

  为什么呢,在于一艘军舰建造时间很长。以日军的大和号战列舰为例,它从1937年动工,花费4年时间才大体建造完成,服役则是在1941年了,整整花费了5年时间。

  如果说大和号比较特殊,美军衣阿华战列舰从1940年开始建造,也直到1942年才下水,正式服役也是大半年后了。

  建造一支强大的舰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工业力量作为基础。

  以大清的北洋水师为例,这支舰队花费了清政府3000万两白银,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不过才4000万两白银,每年军费开支不过1000多万两。

  这支北洋水师,花费了清政府数年的经费。

  费时费钱,普通国家是承受不了的。

  当时清政府虽然虚弱,但GDP还是不错的,以财政收入为例,并不比列强要差多少,所以还有钱能够买这样一支世界第八,亚洲第二的舰队。

  但随着北洋水师的覆灭,满清迅速衰退,到了八国联合时期已经穷困潦倒,连购买德国的步枪钱都付不出了。

  清朝灭亡以后,民国陷入十几年战乱,蒋介石好不容易通过北伐形势上统一全国,但地方仍然有大量军阀割据。陆地上的敌人尚且无法应付,更不要说建设海军了。

  中华民国一无钱,二无人才,三无精力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

  所以自清末以来,中国海军基本是停滞不前的。

  国军海军在抗战爆发之前,共有120余艘舰船,总吨位6万余吨。其中千吨以上的作战舰只共11艘,一般认为只有这样的舰只才能对日本联合舰队造成一定的威胁。

  而日军方面呢,光是战列舰就有9艘,总吨位也已经超过27万吨了。还有4艘航空母舰(7万吨),重型巡洋舰12艘(11万吨),轻型巡洋舰21艘(11万吨),驱逐舰102艘(13万吨)。另外还有59艘潜艇,2艘水上航母,5艘潜艇航母,6艘布雷舰,7艘海防舰,10艘炮舰,8艘水雷舰,12艘扫雷舰,另有属于见,布雷舰,猎潜艇等踪迹285艘,总吨位高达115万吨。

  另外还有2艘战列舰,2艘航母,4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等正在建造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在当时为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强于苏联,法国,德国,意大利。

  显然,光是吨位上,日本联合舰队有着20:1的优势。

  如果在算上质量,那么中国海军更是无法和日军对抗。

  国军11艘大型舰只里面,住了宁海号巡洋舰是在1931年花费400多万法币从日本购买的,平海号巡洋舰是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花费400多玩法比向江南造船厂订购的,其他都是五花八门的老爷舰。

  其中国军海军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巡洋舰(4300吨)居然是1896年清末时期从英国购买的,目前为止已经40多年历史,比军舰上的水手年纪要大一倍有余。

  而第二大吨位的海琛号巡洋舰(2950吨)则是在1898年购自德国的。

  这些舰只因为服役时间太长,早已过时。以中国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海琛号巡洋舰为例,他的吨位为2950吨,航速每小时19海里,装备150毫米舰炮3门,105毫米舰炮8门,47毫米舰炮4门,370毫米4连装鱼雷发射管1具。

  而日军海军中战斗力比较强的妙高号,高雄号巡洋舰为例,他们吨位高达1万3000吨,航速每小时34海里,装备5座双联装203mm主炮(10门),16门127mm火炮,52门25mm高炮,8座火箭发射筒,二座三联装鱼雷。

  可以说,妙高号和高雄号在任何性能上都远远强于海琛号。

  国民政府知道双方战斗力极为悬殊,但当时受制于财力太差,从1931年到1937年仅仅从日本购买了宁海号,自己建造了平海号和逸仙号轻型巡洋舰(按照日本标准属于驱逐舰),另外从德国和英国购买了15艘新式鱼雷快艇,自己还建造了10艘炮艇,改造了13艘老旧舰只。

  即使这样,国军海军仍然不足以和日本海军正面对抗。日本海军任何说,他只要用1艘战列舰,就可以全歼中国海军11艘大型舰,西方观察家当时认为,这并非夸大其词。

  在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立即出动,封锁了中国海域,并且威逼上海和青岛。

  中国海军拼死出击,苦战一年,11艘大型舰只全部沉没。

  练习舰“应瑞”号,排水量2460吨,1937年10月在南京采石矶被敌机炸沉

  练习舰“通济”号,排水量1900吨,1937年8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巡洋舰“海容”号,排水量2950吨,1937年9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巡洋舰“海筹”号,排水量2950吨,1937年9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巡洋舰“宁海”号,排水量2600吨,1937年9月在江阴被敌机炸沉

  巡洋舰“平海”号,排水量2600吨,1937年9月在江阴被敌机炸沉

  轻巡洋舰“逸仙”号,排水量1500吨,1937的9月在南京下游被敌机炸沉

  炮舰“自强”号,排水量1050吨,1937年8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炮舰“大同”号,排水量1050吨,1937年8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巡洋舰“海圻”号,排水量4300吨,1937年9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巡洋舰“海琛”号,排水量2950吨,1937年9月沉塞于江阴水道

  至1938年夏季武汉作战时,仅存1000吨级以下的炮舰、炮艇、鱼雷艇34艘,活动于长江及广东的东江、西江之内河,担任布放水雷和运输任务。

  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够威胁到日本舰队的方式了。

  没有军舰的国军水兵则被迫上陆作战,他们协助步兵防守马当及田家镇的长江要塞。

  陆战第1旅之第1、第2团,陆战第2旅之第3团,在陆战1旅旅长林秉周的率领下,奉命从4月 份开始接替丁炳权的197师担任从武昌县的纸坊镇起,沿粤汉铁路向南直至湖南省南部宜章县白石渡的护路任务。

  为什么不正面去进攻日本海军?因为实力太过于悬殊,这样直接杀过去,根本就是自我毁灭。况且武汉一线长江的制空权大部分被日军控制,这些军舰恐怕还没有见到日本军舰,就会被飞机击沉了。

  武汉会战一开始,日军攻击安庆时,中国海军就已经开始在江中布雷。这些水雷严重阻碍了日本舰队的前进,并且炸沉炸伤日舰多艘。

  日军突破马垱湖口要塞以后,长江一线就极为危险了,单靠一个田家镇要塞,恐怕无法有效阻挡日本舰队,必须依靠大量的水雷封锁线和其他进攻了。

  湖口失陷后,中国海军的鱼雷快艇曾三次出击袭击日舰,发动了一波鱼雷攻击攻击。

---------------------下面的中山舰不过是28年前在日本建造的老式驱逐舰,按照二战标准只能算是炮舰。显然,中山舰根本不是日本军舰的对手,但随着国军海军几乎损失殆尽,他也只能披挂上阵了。

 

  7月14日,文天祥93号艇首先出击湖口江面敌舰艇。该艇秘密出航,逼近一艘日舰后,突然加速。日舰很快发现文天祥93号艇,向其猛烈开火。文天祥93号艇冒着密集的炮火以自杀式的猛冲接近日舰,然后发射了两枚鱼雷。其中一枚集中日舰,日舰受重伤。文天祥93号艇艇身也被击中多处,带胜利返航。

  7月17日,海军总司令部再次下令鱼雷艇出击出击。史可法223号和岳飞253号艇接令后,在当夜秘密驶往湖口。

  但没想到江中水情复杂,两艘鱼雷艇先后被江心的阻拦网缠住螺旋桨,导致史可法223号翻沉,岳飞253号艇受损,被迫返航。

  国军两次鱼雷艇袭击,虽然战果不大,但给日本舰队造成很大恐慌。

  在第11战队司令的一再要求下,日本空军大规模轰炸了湖北蕲春的鱼雷艇基地。

  7月21日的大轰炸中,文天祥42号和文天祥88号两艇被炸伤。

  8月1日,日本海军舰艇越过九江,企图破坏武穴水雷区。

  当时中国空军陷入苦战,已经无力兼顾江边。海军总司令部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急调岳飞22号, 颜真卿161号两艇第三次出击。

  但此时日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两艘鱼雷艇刚刚开到江面,突然遭日军轰炸。岳飞22号艇中弹沉没, 颜真卿161号艇受伤失去动力。

  这样,国军仅剩的12艘鱼雷艇沉没2艘,受损3艘,剩余的舰只因为日军掌握制空权,根本无法出击,只能向转移。

  国军鱼雷攻势就这样结束了。

  其余的国军战舰仍在尽一切力量抵挡日军,但随着中山舰的沉没,国军海军在武汉的作战也基本停止。

  中山舰是一艘吨位不大,相当落后的军舰。他的舰身为钢木结构。舰长65.837米,宽8.8米,其排水量不足千吨。他是清政府在1910年花费造价为68万银元,向日本人订购的。

  由于中山舰早在1912年服役,在1917年起义归顺孙中山政府,就成为一艘功勋舰。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要事件发生在这艘军舰上!

  第二次护法运动中,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就是依靠登上中山舰才侥幸突围。

  1926年,又发生了著名的中山舰事件,中共为此大受打击。

  抗战开始以后,由于中山舰服役已经超过20年,太过于老旧,没有用在一线作战。

  武汉会战暴发以后,中山舰已经无力对抗日本军舰。它虽然也是三菱川崎工厂制造的日式军舰,但目前在长江上的日舰都是他的孙子辈。中山舰武器上仅有1座100毫米主炮,1座76毫米副炮,4座47毫米舰炮,另外还有2座37毫米高射炮,1座40毫米高炮吗,2挺7.9毫米机枪而已。他的对舰对空力量都极为薄弱,加上最高航速只有14节,实际上已经不能作战。

  但军情危急,中山舰的官兵们都不愿意袖手旁观,他们在舰长萨师俊的带领下,将无法发挥作用的主炮,副炮全部卸下,供陆军在江岸要塞使用。自己则携带大量水雷,潜伏一线释放,用漂雷对日舰造成一定的威胁。

  中山舰此举基本是进行自杀性攻击,他们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里要说手中山舰的舰长萨师俊,他之所以加入海军,是受他叔公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的影响。

  萨镇冰参加过甲午海战,余生一直致力于重建中国海军。

  萨师俊从小就深感甲午海战的耻辱,在少年时代就立志加入海军。

  他在18岁的时候就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并且加入中华民国海军,从普通见习军官一步步升为中山舰舰长。

  抗战爆发以后,老旧的中山舰主要作为运输船只使用,曾经将民国海军司令陈绍宽送到淞沪前线。淞沪会战大撤退中,中山舰也将众多重要的物资送到后方重庆,随后又返回南京一线参加布雷工作。

  在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国军11艘大型舰全部沉没,仅有700多吨的中山舰居然成为中华民国海军最大的军舰。

  此次武汉会战中,中山舰主动请缨作战,参加了中华民国海军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

  果然,中山舰在湖北金湖口江面布雷的时候,被6架日本飞机发现。日本飞机立即对中山舰发动攻击!

  中山舰仅有的3门高射炮和2挺高射机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付6架日军飞机。舰长萨师俊非常沉着,他指挥40多名官兵用所有高射武器向日机猛烈射击,一度将6架日军打散,击伤一架日机,另有一架日机被当场击落。

  但中山舰实在是太老了,舰首的高射炮在连续猛烈发射后突然发生故障。

  剩下4架日机立即猛烈从舰艏攻击中山舰,首先中弹的是舰尾左舷,出现一个纵横2米的“十”字形破口,接着锅炉舱也被炸起火,一枚炸弹还穿透了甲板,大量江水立即涌入。

  舰长萨师俊和20多名官兵伤亡,萨师俊本人双腿被炸断,左臂受重伤,但仍坐着坚持指挥,不肯离舰。

  日机没有放弃攻击,继续扫射中山舰,一枚炸弹又落在舰尾,炸毁了尾舵。

  几十分钟后,中山舰已经完全失去动力,船舱进水严重,船身大幅倾斜超过40度,显然马上就要沉没。

  此时萨师俊还是不愿意离舰,他挥起血流如注的手臂对部下说:我身为舰长,职责重大,必与舰共存亡,你们赶快离舰。

  由于眼见中山舰马上就要沉没,战友不愿意舰长这样送命。在副舰长吕叔奋的命令下,将他强行抬下军舰,放上救生船。

  根据国际公约,救生船是受保护,不得攻击的。但日军是野蛮人,他们居然继续扫射两艘救生船,将他们全部击沉。身负重伤的萨师俊和15名战友全部殉国,萨师俊殉国时年仅43岁,中山舰仅有23人幸存。

  萨师俊殉国后,因为遗体沉入长江中,再也没有被打捞上来。中华民国政府追授他为海军上校,并将他奉于忠烈祠。成为弱小的国军海军在抗战中殉国的最高军官!

  中山舰沉没以后,中国海军再也没有吨位较大的舰只,他们只能利用布雷和日军对抗了。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9-01-02 14:25: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武汉会战(一)序幕

下一篇:武汉会战(三)扬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