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13枚纪念章见证一个老兵的战斗人生
2020-10-29 09:09:31  来源:通讯员 文隽永  点击:  复制链接

  ——70年之前,1950年10月19日,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70年以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谱写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始终没有忘记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他们英名万古流芳!

  ——70年之后,2020年10月23日中央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3枚纪念章见证“平民英雄”

  在黔东北武陵山深处乌江岸边有一位普通农民家庭,珍藏着几件“传家宝”:13枚“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纪念章,1本“革命伤残军人证书”和“复员军人证书”,有力地见证了这位老人的平凡而又传奇的战斗人生。

  他就是贵州省德江县共和镇茶坨村王家沟组农民、曾在朝鲜战场上英勇负伤而被评定为“特级伤残军人”的文明体。

  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文明体老兵于1998年去世。之前,也没有人去记载他鲜为人知的战斗人生经历。

  如今,笔者只好通过走访文老兵的后代、生前亲友,并根据其有关纪念章、证书记载的部队番号和时间等零星线索,查阅相关史料整理成文,弥补这段历史,以飨读者。

  共和(原名牛渡滩),濒临贵州母亲河乌江,旖旎深情的乌江水在千仞削壁中奔腾蜿延,曲曲古老的船工号子倾诉着悠悠历史。她上接云贵高原,下衔长江之水的武陵山脉腹地。在这片距德江县城1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着以土家为主,杂以汉、苗、侗、仡佬民族2万多勤劳朴实的各族人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相传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一支后裔居住于此,历史涌现出明代进士文惠,以及覃品钊、文正权、文明生、张羽富、梅秀芝等一批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参加湘桂黔滇缅远征军抗日战士。

  其中,文明体也是一名“平民英雄”。

  1919年,文明体出生于共和镇(原共和乡一村)王家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里确是一个森林覆盖、古木参天的大山沟,门前的山溪流入独鱼溪、汇入乌江、直奔长江。解放前没有公路,只有寨子不远处一条从乌江独鱼溪、潮砥及白果坨渡口至县城(原大堡)古驿道。在80年前抗日战争处于兵荒马乱、兵源匮乏的年代,德江县和西南地区一样,“上演”着经典川剧《抓壮丁》场景。

  原本成年结婚成家的文明体,也没有逃脱被“抓壮丁”的命运。一天,正在地里干活的文明体突然被几个乡丁强行捆绑到县城集中,交给征兵部队,从此,他与新婚妻子不辞而别,奔赴国内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

  据德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保存着文明体的复员军人登记表(1955年8月20日填写)档案记载:“家有母亲、小孩、妻子、哥、嫂、侄儿侄女共计9人,1949年之前在国民党部队当兵,1949年1月在北京解放入伍,编入42军371团战士;1952年1月在东北医院,1952年9月在贵州荣军学校;1955年8月从贵州荣军学校复员。”

  所谓“荣军学校”,也就是“荣誉军人学校”,亦称“革命残废军人学校”。是国家为革命残废军人创造就业条件而设立的教育机构。


笔者采访文玉婵

  另据文明体的女儿文玉婵保存的“传家宝”,即“革命伤残军人证书”信息显示:“文明体所在部队番号为371团战士,在服现役中因战致残,即1951在朝鲜战场负伤,眼、鼻、口、双手均因被炸伤失去作用。伤残等级为‘特等’。”


文玉婵珍藏父亲的“传家宝”

  还有的“传家宝”就是,这13枚珍贵的纪念章信息分别为:1枚为“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1949年11月1日至12月27日)、1枚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华中南纪念章”(1950年)、1枚为“解放华北纪念章(1950年)”、1枚抗美援朝纪念章(1951年,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1枚“中苏友好协会纪念章”、1枚“中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纪念章(1954年2月17日)”、1枚“贵州省第一届优抚模范代表会议纪念章”、1枚贵州省烈属军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纪念章(1956年7月,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赠)、1枚“县级优抚模范纪念章(1956年)”、1枚“德江县烈属军属残疾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纪念章‘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957年)”、1枚贵州省烈属军属残疾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纪念章(1958年,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赠)等。


沉甸甸的纪念章

  其中,这“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可以印证,文明体生前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情况。

  1949年11月至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在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各一部配合下,对西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今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数省。西南军政委特向参战人员颁发“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

  1950年,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军区为表彰解放华北区参战人员和纪念华北解放,经报请中央人民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批准,决定颁发“华北解放纪念章”一枚,颁发的对象为第四野战军各军、第二野战军及18兵团等。

  至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队,相继解放了豫、鄂、湘、赣、桂、粤等中南全区(包括华中、华南)。1950年5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授予对象是参加中南作战的指战员及其他人员。

  这3枚珍贵的纪念章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那上面凝结着成千上万战友的鲜血啊!

  朝鲜战场英勇负伤


见证朝鲜战场

  笔者根据文明体生前的证件填写部队番号(42军371团)及“抗美援朝纪念章”时间线索,再查阅相关史料对应,基本了解到他生前在朝鲜战场的战斗经历。

  文明体生前所在第42军前身是1948年春由三个独立师改编而成的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是辽沈战役前由辽南、辽东解放区的地方部队升级组成。

  1950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奉命秘密入朝,比其他兄弟军早3天。时任军长是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名将吴瑞林。在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中,东线战场在长津湖地区,当时朝鲜东海岸只有一条纵向公路通向鸭绿江边,位于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和赴战岭成为阻击要点。烟台峰是黄草岭的门户,要攻占黄草岭,必须经过烟台峰这个险要的隘口。

  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表示,如不攻占烟台峰,就无法夺取黄草岭,就不能挺进到长津湖,北进目标无法实现。他命令陆战1师7团配合韩国第3师,攻占烟台峰。

  当志愿军42军124师先头部队到达黄草岭时,烟台峰已被韩军3师26团占领。志愿军124师371团决心夺占烟台峰。

  10月29日凌晨,敌人先派飞机向烟台峰阵地狂轰滥炸。重磅炸弹炸得石块纷飞,凝固汽油弹把山头炸成一片火海。

  11月2日清晨,美军再次派大批轰炸机从南向北扑来,向烟台峰进行“地毯式轰炸”,美军步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密集冲上来,志愿军371团4连奋勇迎战,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呐喊声、刺刀与刺刀撞击声、伤员呻吟声,响成一片,形成拉锯式的反复争夺,美军一波接一波的进攻,全连官兵浴血奋战,坚守阵地13昼夜,最后只剩下17人,为黄草岭阻击战的胜利立下战功。

  1950年11月7日,西线战斗已达成胜利,42军奉命撤出黄草岭地区,黄草岭阻击战成为42军朝鲜战史上的辉煌,杀伤美韩军3000余人,同时也付出了1800余人的伤亡。

  1950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授予步兵第124师371团2营4连为“烟台峰英雄连”称号。1952年11月,第42军奉命凯旋回国。

  文明体的戎军经历还与山东平原县籍王凤来和福建沙县籍张连栓基本相同。

  其中,王凤来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安新战役、西南战役。1949年6月,任第42军124师371团3营营长,1950年10月入朝任371团参谋长,先后参加了黄草岭、烟台峰等第一至四次战役。1951年4月6日,371团在阳德里执行防御作战任务,王凤来到一线阵地观察敌情时,遭美军飞机机枪扫射,不幸中弹牺牲。

  张连栓于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随所在部队入朝参战,任第42军124师371团1营战士,1951年3月8日在朝鲜江原道横城郡白山里战斗中牺牲。

  文明体的女儿文玉婵对其父亲的部队情况并不清楚,只记得他在朝鲜战场上炸成重伤后,被战友用担架抬到后方医院抢救才活下来的。

  在共和镇乃至全县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文明体和全国著名的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邱少云是战友,是一起在朝鲜战场上被燃烧弹烧伤的。

  但是,笔者查阅了关于邱少云有关信息为:邱少云于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邱少云在朝鲜战场金化以西391高地反击战中,担任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当选“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这显然,文明体与邱少云所在的部队及战斗经历不吻合。

  战斗英雄悄然消逝

  文玉婵向笔者讲述了关于其父亲文明体的一些家事。

  她说,我的父亲早年结婚,前妻是原曾家坝乡乌鸦溪村芦家沟陈氏,并生育1个年幼孩子(名叫文玉容),不久,被拉兵离开家乡十多年一直没有音信。解放前,陈氏带着年幼的孩子改嫁。2018年,他的女儿文玉容因病去世。

  1958年,我的父亲从贵阳荣军学校回家后,因为眼睛、鼻子、耳朵等多处被炸伤,双目失明,生活行动极为不方便,经人介绍,他与原中坝乡下中坝村邓国素(谐音)结婚,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生育了3个孩子,其中2个孩子年幼生病夭折。一般需要赶场或走亲戚,都是我的母亲搀扶出行。一般的人、尤其是小孩,都怕见到我父亲,因为他的脸部被烧的面目全非,没有完整的脸,初次看起来是有些吓人。

  我是1960年5月出生的,国家为优先照顾革命伤残军人后代,1980年1月,我从共和乡初中毕业后,被县政府安排在德江县城关供销社共和商店当普通营业员。2010年6月退休,养育有4个孩子(2男2女),目前,靠退休金及做点小生意维持日常生活。

  至今,文玉婵还清楚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父亲经常被德江县委、县政府等部分机关单位、学校邀请他去做英模报告,讲述他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岁月,用河沙拌饭,冒着敌人炮火南征北战,枪林弹雨,血流成河,尸体遍地,比电影里战斗场景还惨烈。激发青年一代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热情。

  1998年,这位普通的革命伤残军人因病在破旧的老屋悄然消逝,享年79岁。2003年,其老伴因病去世,享年90岁。

  文明体生前并没有留下什么丰厚的财产,仅有这13枚纪念章和伤残军人证书留给后人。

文明体生前的革命伤残军人证


文明体生前的复员军人证

  文玉婵说,其实,我父亲还有立功证书和立功章,前几年,县里有关部门来调查时带走了,就没有还回来。

  至今,当地还流传一句“顺口溜”:“好过文明体,吃的是河沙拌大米,在朝鲜战场耳朵被烧卷起------!”

  他的战斗英雄事迹会铭记史册,流芳百世!

  (全文完)

  (作者原名文勇,土家族,中共党员,系贵州省都匀市融媒体中心专题部主任,都匀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都匀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长期从事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及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创作,有多部专著出版,有多件作品获奖。电话:18985066616)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10-29 09:36: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暨抗美援朝精神当代价值论坛在益阳开讲

下一篇:不贪财、不畏死、舍家取义为中华——记黄埔军人曹觉民将军的家国情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