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一位黄埔军校抗战老兵与一位新闻记者的情缘
2020-05-19 10:59:00  来源:通讯员文隽永  点击:  复制链接

  2019年12月24日凌晨,家住抗战时期“黔南事变”爆发地之一贵州独山县百泉镇大河村,一位96岁的普通农民因病医治无效辞世。不普通的是,这位老人原是70多年前全国闻名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战老兵。

  韦永扬,男,汉族,农民,1924年2月10日,生于贵州省独山县百泉镇(原尧梭乡)大河村甲堡寨。8岁进私塾学习5年。1941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4分校(校本部地址在独山麻万镇铜鼓井)第18期步科。1943年春毕业,分配到军训部入伍生第5团第3营10连2排担任排长,为中央陆军测量学校培训学生。


黄埔军校抗战老兵韦永扬

  1944年12月初,侵华日军从广西南丹沿着黔桂公路和铁路北上,犯进贵州“南大门”独山,“黔南事变”爆发。时为黄埔军校校官的韦永扬带着学生兵,在独山街上执勤抵抗日本鬼子,由于当时军政混乱,抵抗力弱,不久,随军校师生撤离独山前往贵阳方向。途中,当他得知独山县城被烧后,连夜赶回老家营救家人,疏导全寨人到山洞避难,躲过日本鬼子杀戮。

  1945年下半年,韦永扬参加中央训练团第4军官总队第2中队,为天津、武汉等抗日前线输送兵源。1947年参加国民党328师(师长刘伯龙)部队当排长。1949年11月该部队在贵州省晴隆县起义投诚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他离开部队回家务农一生。198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为韦永扬颁发起义证明书,并成为贵州黄埔同学会会员,享受农村复员军人优抚待遇。

  2014年2月15日,一直在关注抗战历史文化的笔者从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黔南工作组的同学录中发现,韦永扬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战老兵,并且还健在,于是,笔者以贵州都市报、都匀市新闻中心新闻记者和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的身份,慕名独自赶到独山县甲堡寨一个破旧的木房里采访韦老兵。


  笔者与韦老兵携手同行

  韦老兵对于突然有一个陌生的人采访他几十年前经历“不光彩”的“旧军官”历史有些紧张,刚开始言谈举止有些谨慎,有戒备心理,经过彼此几个小时交流沟通,他信任了对方,便拿出复员军人证(起义证明书)、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证等证明,穿上印有“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红色“会服”。他详细讲述他与独山黄埔军校情缘以及亲历“黔南事变”、从国民党军官转化为解放军战士的事迹等;他的堂侄也是一名健在的抗战老兵,他这段长达8年的军旅人生历史经历极少与外界“宣传”,深藏心底60多年,连其子女都未必全知。

  当天,笔者代表贵州省青年志愿者基金会、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向韦老兵赠送了绣制有“抗日英雄中华脊梁、功昭日月国人共仰,向为了民族自由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前辈致敬!”韦老兵心情十分激动,他说,“60多年了,今天终于收到了一面珍贵的抗战英雄锦旗,我的抗战事迹终于得到了社会认可”。他哼着黄埔军校校歌和抗战歌曲,邀请返乡过春节的全家老幼一起照了一张“全家福”。

 

志愿者为韦永扬老兵送大礼包

  笔者很快写出题为《一张“全家福”两个抗战老兵》,先后在《贵州都市报》《黔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图文并茂刊发。当年,这件新闻作品还被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和黔南州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好新闻奖(摄影类)。就这样,普通农民韦老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从此,笔者与韦老兵结下了“忘年交”,逢年过节以及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他都会打电话交流或者邀请笔者去见面。


志愿者与韦老兵合影

  随后,通过笔者牵线搭桥,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独山爱心大叔公益协会、中国远征军新编三十八师暨黔南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等10多家民间公益机构组织志愿者,募集社会善款,每月定期送去300元至500元不等“老兵致敬金”,经常上门慰问陪伴,倾听韦老兵摆谈抗战故事、吟唱京剧及抗战歌曲。

  2014年以来,在独山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韦老兵和其老伴被列为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纳入低保、大病救治、入股农特惠贷分红、实施危房改造等,让老兵和其老伴乔迁新居安度晚年。


志愿者慰问乔迁新居的韦永扬老兵

  韦永扬老兵膝下有3个女儿分别出嫁成家立业,前妻早年病故,后来迎娶了一个来自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老伴相依生活,虽是清贫一生,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爱好文艺,尤其是喜欢京剧唱词、毛笔书法、二胡独奏等,视力很好,喜欢读书看报不戴眼镜,《黄埔》杂志、《团结报》等报刊每期必读,电视新闻每天必看。记忆力好、至晚年都还能熟背孙中山总理遗嘱、黄埔军校校训,熟唱黄埔军校校歌、《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大刀进行曲》《九一八小调》等10多首抗战歌曲和《穆桂英挂帅》、《空城计》、《贵妃醉酒》《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他每年都会自编自写春联赠送亲友或在自家张贴,其中自撰有:“夕阳无限好,幸福胜尧天”;“屋内可观世界景,户外能听宇宙声”,“建新屋入新居喜逢我国十九大,近者悦远者来慰问采访党关怀”,横批为“宇宙同乐”。


志愿者为韦永扬老兵送新年祝福

  近年来,外界媒体多次慕名采访韦老兵的独山黄埔军校及抗战事迹,先后在人民网、《贵州都市报》、《黔南日报》、抗日战争纪念网等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9月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其影像资料信息收录入《黔南抗战实录》、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永存!

  2019年12月24日凌晨,韦老兵因病医治无效在独山县人民医院辞世,享年96岁。至此,目前,黔南州仅有最后一位黄埔军校抗战老兵健在了。

  12月25日,中共独山县委统战部、独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黔南志愿者、中国远征军新编十三八师暨黔南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独山爱心大叔公益协会等有关单位及民间公益社团组织前往吊唁悼念,送韦老兵最后一程。

  独山和都匀志愿者为韦老兵制作生平简介喷绘宣传画张贴在灵堂前,吸引众乡亲驻足参观凭吊。尤其是韦老兵的灵堂挽联令人感动:“黄埔军威抗战脊梁书史册,僻乡潇洒寿享善政告期颐”;“谢老伴慈心眷顾度晚景,恸严亲闺女执绋送归山”。

  这两幅挽联共42个字很好地总结了韦老兵的清贫而坎坷的人生旅程,众亲友都为韦老兵历经黄埔军校抗战之后回归普通农民的传奇人生而点赞。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5-19 11:08: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83岁殉国将军黄书勋后代黄建国对民政部驳回“追烈”申请书的申辩

下一篇:河南志愿者团队在登封市开展寻觅抗战遗址实践活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